據《信息時報》4月6日報道,廣州殯儀館每月都要收到80~100具無人認領的遺體,處理一具無主尸,殯儀館要花費好幾千元,而廣州的醫學院普遍存在教學用尸嚴重不足的窘境。一邊是無主尸擠爆殯儀館,一邊是醫學院愁無解剖尸源,雙方能否達成供需關系?各方人士對此發表了不同看法。
在筆者看來,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實際上折射出一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如果把無主
尸看作一種可以用于醫學教學的“資源”,那么從優化資源配置的角度說,將這些尸體用于醫學校教學和實驗,可謂各一舉兩得。殯儀館減少了存放和處理的成本,醫學院得到了急需的解剖尸源。問題是,人的尸體能否簡單地看作一種“資源”,對人的尊重是否能隨著生命的消逝而消失,一具遺體是否因無人認領就喪失了一切權利?這些問題,是無法從現實的利益計算中得出答案的,它完全取決于一個社會的對人的價值、尊嚴等的重視程度。
在這里就不得不承認,相對于西方發達社會,我們仍然欠缺人為本的文明意識。盡管這個口號近來比較時髦,但真正要讓這種意識深入人心,遠不是喊口號那么簡單。印度洋大海嘯過后,為什么泰國度假海灘匆促掩埋的歐洲游客尸體,后來都一個個取出重新作法醫檢查,確切地驗明身份?因為歐洲國家對人的重視程度。他們每一名不幸罹難的游客,并不能在器材不夠、人手不足或缺乏經費等等理由下埋成亂葬崗,成為死亡統計里一個冷冰冰的數字。每一位罹難者都是有身份,有名字,有家族,有個人歷史的獨立個體,哪怕找不到他的親屬,也應對其保持應有的尊重。
當然,無主尸用于教學,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得到實踐,更好地用所學知識來治病救人,但任何從客觀上造福人類都舉動都不應背離對人應有的尊重。既然以人為本,就要尊重人的意愿,尊重死亡處置過程中延伸的公民權利。比如說捐贈器官用于醫療教學或醫學實驗,肯定要征得個人同意,如果一個人生前沒有對此表態,就應尊重家屬的意見。像無主尸這樣無法了解他生前意愿和他家屬意愿的,應該視為不同意,因為社會的大多數人可能都不愿意自己的遺體成為別人實驗的對象,哪怕是出于公益目的。所謂大量無主尸不利用就浪費了的看法,是把人的尸體等同于煤礦、石油那樣的資源,是人的貶值。在這個問題引起爭議的今天,應從立法角度規范這類問題,以法律的形式明確社會的價值取向。
(稿源:紅網)
(作者:莫林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