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
4月4日某體育報以《丁俊暉:打球有錢掙讀書有啥用為獎金要贏》為題的報道掀起了軒然大波:在中國斯諾克臺球公開賽上贏得冠軍的臺球“神童”丁俊暉,由于“讀書有什么用?將來畢業了還不是要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會待在家里讓父母擔心。我覺得人活著就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現在我打球有錢掙,挺好的”這樣一段被記者斷章取義的話,似乎成了新
讀書無用論的代表,大有混淆視聽之虞。
我們知道,“讀書無用論”是“文化大革命”的產物,它已隨“文革”結束而告終;而眼下產生的“新讀書無用論”,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和社會文化發展不夠和諧造成的,并非人類歷史的普遍法則和規律,所以國家正在著手矯正這一偏向。讀書是獲取知識和文化的最佳途徑;知識和文化,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根本特質。這是古今中外所有正常的人都能接受的道理。
讀書是為了成才,讀書當然也是絕大多數人成才的一條大道?墒,這并不意味著讀書是惟一的成才之路。丁俊暉父子“完美演繹”的確實是另一種成才的途徑,丁俊暉的成功,也說明了這條路走得通,但絕非就證明了讀書無用。丁俊暉不讀書可以成才,與他人讀書可以成才,兩者并無矛盾,并不排斥。如果一定要它們相互排斥,從而硬將丁俊暉現象演繹成“讀書無用論”,就是以偏概全,混淆視聽了。
那么,丁俊暉說“讀書有啥用”,是不是就說明他認同“讀書無用論”呢?從原報道可以看出:丁是在該報記者給出的“讀書和打球”兩項選擇中,選擇了“打球”,這也是自然的選擇。丁從小就只顧打球,很少接受其他方面的教育,就如一個詩人說的,走了一條路,就只能看見一條路上的風景。對小小年紀的丁,我們不能求全責備。讓他好好在臺球方面努力,我們國家也需要這樣的人才。但筆者認為,記者利用從這樣一個天真的臺球“神童”嘴里套出來的幾句話,斷章取義地做文章,就不應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