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師若單是講課好,并不足以贏得學生如此愛戴,最令人感佩的是他對學生的耐心和熱情。已到上海交大任教17年的晏才宏,在很多人眼中聰慧超群、學識淵博,卻至死連個副教授也沒評上,但從未有人聽他對自己清貧無聞的處境有所抱怨。教書本身是他最大的樂趣,為此耽誤了寫論文評職稱,他似乎并不覺得有什么可惜。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說:“作為講師,我問心無愧。”(4月5日新華網)
晏才宏“問心無愧”,可我總覺得我們對待這樣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實在有愧。在大學任教十七年的優(yōu)秀教師,卻連副教授都評不上,細細想來,這里有著許多教師的種種無奈。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教書,一個好教師應該是品德高尚,教學能力強,待遇方面和職稱方面要鼓勵這樣的教師。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像晏才宏這樣的優(yōu)秀教師,過著清貧的生活,評職稱也評不上,這很難說不是一種悲哀。
說實話,這種現象的出現,關鍵是我們制度設計方面的問題,現在學校評職稱,首先不是看你的教學水平和師德水平,而是看有沒有論文,有沒有“成果”,學歷怎么樣,至于課上得怎么樣反倒不是很重要。而教師的待遇往往與職稱掛鉤,沒有職稱就談不上一切。正是這樣一種政策,使得很多教師無心教書,倒是對于發(fā)表論文之類非常熱心,把主要精力放在寫論文上,想方設法去發(fā)表論文。也正是這么一種導向,使得高校出現了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學生得不到高質量的教育。也正是這么一種導向,助長了學術界浮躁之風。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現在高校中的諸多問題,也可能與這個政策有一定的關系。可以說,如果這個問題不從根本上解決,危害將是非常深遠的。
晏才宏老師走了,還有更多這樣的老師在辛勤勞動。為了不愧對這些“問心無愧”的人,我們學校的職稱制度是不是要改一改了。當然,這不完全是學校的事,還有人事部門等單位的配合。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fā)生了。
(稿源:紅網)
(作者:張之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