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種植幸福的結果。”日本明治時代作家幸田露伴在他的《努力論》中如是說。北京日前在利用首都城市清潔日作種植文明種植幸福的努力:在王府井大街免費發放吐痰袋。這個努力可以一論,盡管冷門得很。
今年3月的最后一天,是北京第3個“城市清潔日”,主題是“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請不要隨地吐痰”。在王府井,宣傳人員向市民免費發放吐痰專用袋,不到一小時上千個
吐痰袋發放一空。工作人員說,發放吐痰袋主要是為了提醒大家別隨地吐痰,其實最好的方法是將痰吐到紙巾里,然后扔到垃圾桶里。(《北京青年報》4月1日 報道)
擅長胡亂吐痰,當然是國人的陋習。在筆者所在的杭州,去年也曾搞過發放上萬個吐痰袋的活動,似乎終極效果不太理想,有的人拒絕了吐痰袋,還有人向吐痰袋吐了痰之后又隨手丟在地上。這吐痰袋袋的發放,大抵也只有一點象征意義;告別陋習,猶如變更本性,難哪。
早在2003年10月,法國的中文報紙《歐洲時報》曾發表評論,標題是振聾發聵的:別把您的痰吐向全球。當時其刊發這樣的社論,是因為中國游客即將“走向世界”。社論說得很不客氣:“在為中國人將走向世界欣喜之余,心頭總有一塊揮之不去的塊壘:中國雖然改革開放20多年,創造了經濟奇跡、實現了文化輸出、改善了人民生活、發射了載人飛船,變化驚天動地,但有一點似乎是永遠不變的:那就是‘吐痰大國’的地位!使海外華僑華人為即將走遍全球的、荷包漸鼓的中國男士捏一把汗。”
“吐痰大國”之“榮譽稱號”,真讓國人汗顏!國人抽煙多,環境中空氣也不咋的,咽喉炎患者特多,因此喉嚨多產痰,加上沒有吐痰的好習慣,所以就有了“吐痰大國”的現實。一出國門,就不自覺地把痰吐向全世界了。在歐盟國家向中國游客開放后,今年的消息是美國也將向中國游客開放旅游,弄不好真是將“吐痰陋習”種植到全世界去了。
其實不文明行為,遠遠不只是隨地吐痰這碼子事。夜幕掩護下,國人常常是敢于隨地小便的。我騎車下夜班途中,就不時看到“的哥”在路旁大樹下“噓噓”的。不僅在國內敢于隨地小便,也敢“噓”到國外去,甚至“噓”到美國白宮門前!4月1日這天的《報刊文摘》有篇文章,題目是《“中國考察團”在美翻車之后》,轉摘的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在美國當警察》一書的片段。該書作者是華裔警察石子堅,他在書中披露了一些“中國考察團”在美國的行為。其他復雜的情節就不引述了,這里簡述一個細節,說的是,中國考察團客人們忽然提出要“考察考察資本主義”——就是去風化場所。
……等這些私企老板看完脫衣舞,灌足了地道的美國百威,已經午夜了。團長突發奇想,要去白宮看夜景。到那一看,矮小的白宮閃著陰冷的灰光,四周漆黑一片,根本不是想像中的王府井大街(引者注:妙吧,與前文提到的“王府井”好有一比)那般熱鬧。其中兩位董事長剛才喝多了啤酒,有點尿急,一看黑洞洞四處無人.走到一棵松樹跟前就尿。那可不是一棵普通的松樹,那是白宮跟前的國家圣誕樹。深更半夜的,白宮警察早就對這幾個不速之客紅外線跟蹤了。見他們隨地撒尿,兩輛警車呼嘯而至,警察連夜審訊,直到徹底排除了他們有攻擊白宮的企圖,才以毀壞公物罪結案……
你瞧,丟人就這樣丟到人家白宮前的國家圣誕樹去了!我小時候在農村,見狗狗撒尿,也是擇樹翹腿而撒的;這倆董事長,在人家圣誕樹上撒尿尿,風度一定比咱鄉村的狗狗還好。
國人從小就不教育基礎文明,要教的話也是反著來教,比如訓練你憋屎憋尿。4月1日《新快報 》有個報道,你不用懷疑那是4月1 號“愚人節”新聞:廣州市某中學本學期起規定了一些新紀律,其中之一就是晚自習不許上廁所。該校晚自習一般為兩節課,一節課90分鐘,另一節課40分鐘,因為有了那個紀律,這期間學生都不敢上廁所,只能“憋”著。校方有解釋:“我們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訓練學生在高考考場上能忍住不上洗手間,高考時間長達兩個半小時……”
活人是不能被尿憋死的,“憋”到后來,“泱泱大國之風、謙謙君子之范”在人家的圣誕樹前體現出來了。國人的許多行為不能與世界接軌,原來是因為打小就與“高考” 接軌去了。
(稿源:紅網)
(作者:徐迅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