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隨筆砸談 > 正文
 

拯救非洲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4日 16:39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徐琳玲 廣州報道

  “提到非洲總是給人一種荒涼的感覺。我曾在許多場合說過,我認為非洲是整個世界良知上的一塊傷疤。”2004年,英國首相布萊爾在組建非洲委員會時曾說,“在今后幾年里,非洲應當繼續成為一個絕對的重點。”

  幾個世紀以來,非洲苦難的命運總是揮之不去。3月16日,警報再次拉響,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紀糧食計劃署(WFP)聲稱,非洲23國已陷入嚴重的糧食匱乏危機,它們緊急呼吁國際社會伸出雙手,救助這片土地上苦難的人們。

  事實上,2005年1月在達沃斯召開的世界論壇上,貧困問題就被列為最重要、最緊迫的全球論題。非洲首當其沖。

  醫治傷疤

  非洲是世界上貧困人口仍在不斷增加的唯一地區。

  3月24日晚,本報記者撥通了駐非洲東部肯尼亞首都奈洛比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分支機構的電話。其公共關系高級官員彼得·斯姆特(Peter Smerdon)向記者介紹,目前世界上8億饑民中有四分之一分布在非洲,主要集中在非洲的東部、南部和中部。僅撒哈拉地區就有1.098億饑民,平均每三個人就有一人正在挨餓。

  以日均生活費低于1美元的國際貧困線來衡量,1999年,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的6.42億人口中,約有3億人生活在每天1美元的貧困線以下;2000年,非洲人均收入只有671美元。2000年,全非洲人均壽命只有53歲,嬰兒死亡率高達79.6‰,有40%的人口得不到衛生設施服務。

  “目前,在人道主義援助和發展工作中,WFP全部的資金和物資,包括現金、食物和食品種植、儲存和烹飪所需要的原料,都來源于自愿捐助。”斯姆特說,“各國政府是WFP最主要的捐助者,但是現在企業和個人捐贈的比例也在上升。”

  連年干旱和戰亂,使得最根本的問題——缺糧在非洲尤為突出。

  因此,對非洲農業的貸款和援助,成為許多國際組織的一項重要目標。1988年,世界銀行專門成立了非洲糧食保障工作組,提出要在20世紀末實現非洲糧食自給的目標。1988年財政年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共獲得世界銀行農業軟貸款42.77億美元,占世界銀行農業軟貸款總額的24.3%,獲得農業硬貸款28億美元,占農業硬貸款總額的8.7%。

  “在過去十年中,WFP和聯合國屬下的組織、非政府組織一起,拯救了非洲幾千萬的生命。”斯姆特說,“當然,國際援助項目應該有所改進。我們希望歐洲和美國能給予更多資助。中國和印度現在也承擔了更多的責任,中國一直是WFP的有力支持者。”斯姆特透露,2004年,中國政府向WFP捐助了125萬美元,其中包括了對非洲的援助。

  國際援助之痛

  幾十年來,國際社會給予了非洲多達上百億美元的貸款和資金援助,然而,這塊世界“良知上的傷疤”為何始終未能得到痊愈?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非洲室研究員徐偉忠認為,長期以來,國際組織的貸款和援助并沒有和當地的經濟發展結合起來。

  徐偉忠一年前曾到非洲出訪考察,對國際援助中那些名不副實的“形象工程”深有感觸。在尼日利亞,他看到一個國際援助項目在當地建立了一個大陶瓷廠,“一開始相當地轟烈”,后來不了了之。而另外一些公路修建項目,由于種種原因而在中途被迫停工,大量援助金額付諸東流。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織對非洲的援助資金并沒有落到實處,過分強調一些大項目,并沒有幫助當地發展起中小型企業。”徐偉忠說,“事實上,當地的民眾從中受益不多。”

  遺憾的是,國際機構的援助減少了。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際組織對非洲的農業貸款數量大幅度減少。以世界銀行為例,從1990到1994年,平均每個財政年度對非洲撒哈拉以南農業的貸款額為4.90億美元,1995財政年度對非洲的農業貸款額為4.07億美元,而1999財政年度僅為1.88億美元。

  “西方發達國家,包括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對非洲的援助一直是帶有政治目的。”南開大學全球化問題研究所所長龐中英指出,“冷戰結束后,由于美國無需再和前蘇聯在全球范圍內爭奪勢力范圍,對某些戰略意義不大的國家的援助大量減少。”

  失去了“戰略價值”,非洲成為一塊被遺忘的土地。

  另一方面,對貧困地區經濟援助的“反思”,也成為西方國家和國際金融機構近年來普遍的共識。他們認為,非洲一些國家的政府存在著嚴重的貪污腐敗問題,使大量扶貧發展資金去向不明發達國家浪費了真金白銀。

  接受本報采訪時,聯合國糧農組織經濟學家雪克瑞·阿姆德博士(Shukri Ahmed)承認,在國際救助資金的利用上,腐敗現象確實存在。但是“腐敗本身就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問題,無論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不能幸免,并不能成為減少義務的借口”。

  全球貧困出路

  “歐洲必須通過開放市場、削減補貼來推動非洲的經濟發展”。

  “2005年,在英國擔任八國集團主席國期間,我們將力求在解決非洲貧困和改善氣候方面取得突破”。

  今年1月26日,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年會開幕式上,英國首相布萊爾的一番高姿態,為自己贏得了明星般的光彩。《商業周刊》隨后將此番發言評為“達沃斯最佳演講”。

  對通常以農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而言,農產品出口是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然而,為了保護其國內市場,發達國家設立了重重貿易壁壘。目前,歐盟對農業初級產品征收5%的關稅,對已加工的農業原料稅率為10%。而農產品補貼,使非洲大陸受到極大傷害。

  據世界銀行發表的《2002年全球經濟展望及發展中國家》統計,2001年發達國家用于農產品的補貼高達3500億美元,農業補貼費用高達日均10億美元。

  2002年5月,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了新農業法,在今后10年內向美國農業提供高達1900億美元的財政撥款,在2003~2008年的6年內將農產品財政撥款增加67%。發達國家的非關稅壁壘名目繁多,既有反傾銷等直接措施,又有間接扭曲貿易流量的措施,如以衛生和安全等標準,拒絕某些產品進入本國市場。

  高額補貼破壞了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發展,也使農業貿易嚴重扭曲。有統計表明,僅以非洲為例,這些貿易壁壘每年給非洲國家造成200億美元的損失,非洲地區的商品出口在世界總出口的比例正逐年下降。

  世界銀行經濟政策與預測部主任尤里坦言,“要增加發展中國家的收入,發達國家必須愿意把農產品和紡織品問題擺到談判桌上,只有在討論發達國家關心的問題的同時降低農業壁壘,推進紡織品的談判時間表,在減少反傾銷問題上達成一致,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發展回合’。”

  而主要國際金融機構政策的波動,也是威脅全球援助的不確定因素之一。

  龐中英分析,“美國新保守主義的特點之一,是不重視國際組織的作用。此外,美國一直認為,在國際援助上,聯合國、世界銀行這些國際組織一直在浪費錢財。”

  “在未來國際援助格局中,歐洲將成為非洲未來援助的主要來源。”龐中英預測,“當然,歐洲這么做,也是因為在長期的殖民中對非洲欠下的歷史債務。”

  不管如何,英國首相布萊爾“頗具道義”的演講,已正式表明了歐洲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布萊爾表示,只有在發達國家和非洲國家之間建立伙伴關系,才可能解決非洲的貧困危機,以往的“捐贈者和接納者的關系并不可行”。

  2000年,第55屆聯合國大會第8次全體會議《聯合國千年宣言》提出,要在2015年年底前,使世界上每日收入低于一美元的人口比例和挨餓人口比例降低一半;使世界各地的兒童,不論男女,都能上完小學全部課程。

  十年時間,目標和現實之間,究竟還有多大的差距?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非洲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日本謀任常任理事國
第24屆香港金像獎
2005中國國際時裝周
房貸利率上調
本田雅閣婚禮門事件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房價高難道錯在百姓
京城1800個樓盤搜索
《新浪之道》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