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生
據最新一期的《半月談》報道,河南林州市橫水鎮楊家莊村周邊的黑惡勢力長期盤踞,100多名歹徒接連制造了十多起人命案和重傷案,當地公安卻一起未破。當地百姓在恐怖陰霾中生活了6年,最終在一篇輿論監督稿發表、兩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作批示之后,三十五名黑惡分子落網,百姓才找回安全感。
讀到這一消息,筆者的心情非常復雜:又是一個俗而又俗的“媒體曝光——領導批示——層層重視——一舉落實”的舊套路。可這,對于生活在隨時可能被炸房、被打殘,提心吊膽長達6年的百姓來說,在欣喜找回安全感的同時,又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黑惡勢力為非作歹,這不奇怪。可讓人奇怪的,是那位在鐵礦干活的英俊小伙無緣無故被人將頭蓋骨打碎,終身殘疾。其父多次到派出所反映情況,卻3年多來沒人給出任何說法;上百人進行大規模的打砸搶,面對已有事端跡象的報案,派出所竟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事件發生時,被打砸單位保安人員又多次向派出所報警,派出所民警卻在兩個小時之后才到;對6年來發生過的十多起暴力案件,當地公安部門沒有真正處理過一次,來看看、瞧瞧就走了。
筆者以為有兩點需要特別引起注意。
一是發生案情后,百姓只能向當地派出所報案,而派出所是否積極破案,老百姓卻無法向上級公安部門反映。換言之,無論大案小案,當地百姓只能寄希望于小小的基層派出所,派出所如果既不作為,又不向上級通報,案子就只能“爛”在基層,百姓們則沒有一點辦法。因此,我覺得當前應該研究這樣一個課題:能否通過高科技手段,建立公安系統的業務網絡,將基層派出所的接警電話或接警現場,自然轉換成聲音文件或視聽文件,通過業務網絡自然上傳。這就等于百姓在向派出所報案時,也向上級公安部門同時報了案,擴大了公安系統的知案范圍,避免基層派出所因接案不透明而導致壓案、不出警等不作為現象。
二是公安系統的案件督辦制度嚴重缺位。林州“十多起大案,一起未破”事件,明白無誤地顯現了這一弊端。這十多起大案,不可能同時發生,也不可能事先沒有蛛絲馬跡,黑惡勢力更不可能一夜“坐大”,如果上級公安機關能夠借助“高科技公安網絡”,發現代表性、苗頭性案件時,以強有力的督辦制度來推動破案,黑惡團伙不可能成勢。
能夠毫無顧忌地做大案、兇案,以至到了基層派出所不敢惹、不能惹、不愿惹的地步,公安部門難辭其咎。這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公安部門因為長期不作為,沒能在黑惡勢力處于萌芽狀態時將其鏟除,以至養虎遺患。這里面,還有沒有公安部門和和黑勢力相互勾結的情況呢?林州“十多起大案,一起未破”事件,讓群眾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除了應該追究相關人員的失職責任,公安部門更應該從職業意識、制度建設、硬件投入等方面入手,確保自身戰斗力,別再指望通過“媒體曝光——領導批示——層層重視——一舉落實”的套路來保一方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