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國青年報》關于“傍老族”的報道讓人感觸頗多,而其中一些數字更讓人震動:“2004年第三季度,廣東省城鎮新成長失業青年為13.56萬,數量已超過下崗人員”;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徐安琪在上海市的一處調查顯示,“不在讀的未婚子女85%仍需要父母支出部分乃至全部生活費”……想想這么多的“傍老族”,具體到每個家庭及當事人身上,其矛盾和壓力該是多么大!但隨即,我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如果這些“傍老族”沒有了父母會怎么樣?
這個假設很過分,但是很現實。因此,以基本的現實為前提,向“傍老族”提此問題,顯得更有意義。“傍老族”沒有了父母會怎樣呢?會不會真的無力生存,餓死一大片?那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同齡人,他們又是怎樣生存的?生存真的那么難嗎?
所謂“可憐者必有可恨之處”,這從報道中提到的每一個“傍老族”身上都可以得到確證:學歷低技能少的怕辛苦,學歷高辭職的嫌工資低、無聊、沒前途,有工作的掙錢不夠花……這些都是理由嗎?借口而已。如果真的沒有了父母,沒有了來自父母的經濟依靠,他們肯定不是這樣,也不會有這么多的辯解之辭。
有句西諺,大致說:當你面對一條溝渠,覺得自己跨不過去的時候,先把帽子扔過去。其深意是,遇到看似無法逾越的困難,先把自己置于沒有退路的處境,然后求絕處逢生。而“傍老族”的癥結恰恰在于,他們沒有把自己置于無可選擇的境地。他們之所以不從生存——這個人存在的基點上去考慮問題,是因為他們的生存不存在問題,他們之所以有依賴的(心理)行為是因為他們有所依靠。當然,每個人都想生活得更好一點,這無可厚非,但把這種向往建立在父母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之上,恐怕太不人道。可見,“傍老族”并不是因為真的無法生存,而是因為無法“更體面”、“更舒服”、“更有前途”地生活而“傍老”。這真是個悖論,甚至可以說是極大的諷刺:一個連生存都依靠他人的人,還奢談什么水準和個人前途?
人的生存要靠自己,人的價值也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人的責任主體是自己,其他一切的幫助只是輔助,不能本末倒置。至于說“先依靠父母,有了工作就可以反過來給父母生活費”之類的話,也要弄清責任關系,如其所言,是“借貸關系”,而非無原則的依賴。別的如買房、結婚之類的事,依不依靠父母在自己,幫不幫忙在父母,父母從感情出發做選擇,自己則只能從主體責任出發靠自己,就算接受了幫助也要親財兩分,不能因為感情而規避自己的責任。
最后,提醒“傍老族”,中國16--30歲的青年人少說也有幾億,人人都“傍老”,那么中國還不真成“老年人的社會”了?青年人中,高校畢業的也有上千萬,競爭相當激烈,眼高手低和自我期許只能被社會淘汰,不如心里懸著“沒有父母我怎么辦”的想法,時時警醒自己,從零開始。
(稿源:紅網)
(作者:宋寧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