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包頭空難事件已四個月有余,而遇難者家屬的理賠還是一樁懸案(3月27日《新京報》)。公民權利受到侵害理應得到賠償,這是法治應有之義。因此,我們有必要沿著事件發展的線索看看,到底是誰絆了依法理賠的“腳”?
對于遇難者家屬的賠償請求,東航公司拿出了1993年國務院《國內航空運輸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行規定》,據說這是目前國內空難理賠的惟一標準,按此標準賠償限額是7萬元
。在我國GDP增長4.35倍,民航業的總收入增加近6倍的今天,沒有人會認為賠償7萬元是一個合理的數額?磥,東航公司單方面堅持僅利于已的低標準絕對難過此關。
其實,早在199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即通過了《民用航空法》,其第一百二十八條規定:“國內航空運輸乘運人的賠償責任限額由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準后公布執行。”顯然,問題在于,在該法實施至今的近10年內,作為“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的民用航空總局,遲遲未依法制訂相應的規定。為此,2005年3月4日,包頭空難遇難者陳蘇陽的親屬以民航總局立法不作為為由,起訴于北京市二中院,要求判令民航總局履行立法職責。這一起訴引起廣大公眾和媒體的關注,但其命運似乎前途未卜。
一個可能的說法是:法院不受理,因為所訴的是抽象行政行為,不在行政訴訟范圍之內。但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因為原告起訴的是民航總局的立法不作為,并沒有訴所謂的“規范性文件”。換言之,訴的不是抽象行政行為,而是未制訂抽象行政行為的不作為。“抽象行政行為”似乎已經名聲不好,它阻礙了我們多少法治前行的腳步,千萬不要再叫它絆了我們的腳。這方面我們需要的是司法的智慧,正如法院在喬占祥訴鐵道部一案中所表現的那樣。
然而,民航總局如果積極履行立法職責,彌補了因其不履行職責所帶來的“尷尬”,固然好,但立法畢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慎重。但我們法治的腳步能因等待而停滯嗎?可以預料,隨著中國改革的深入,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會經常面臨新的法律問題。民航總局的立法滯后,拋開其消極履行職責不說,實際上反映的是一個必然現象:成文法永遠是滯后的,我們必須尋找另外的出路。
其實,解決東航空難賠償方面的尷尬難題,我們有著許多可供利用的資源。從大的方面講,我們可以《民法通則》的有關條款為依據,考慮從1993年以來的GDP的增長,考慮遇難者離去對家庭帶來的可以計量的損失,給予體現公平原則的處理;從小的方面講,我們可依據最高院頒布的《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引入的“余生收入計算法”,這是我國新近加入的《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所要求的,也是為國際社會所公認的標準,也標志著我國航空業進一步與國際社會接軌。
總之,法治其實蘊涵著太多的內涵:企業的社會責任,政府部門的法定職責,法院的司法智慧,當然還有公眾不懈的追求。如果法治是一個過程的話,我們期待著東航空難事件的處理上,我們能邁出讓人們充滿希望的一步。
□張樹義(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