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企業接待不周,江津市某部門竟然給企業開出了一紙20萬元的巨額罰款單。接到罰款告知書后,企業有關負責人只好找到當時到企業檢查的6名工作人員“擺了一桌”,敬上好煙,并請他們到茶樓喝茶打牌方才“擺平”。在近日召開的江津市工業強市動員大會上,江津市市委書記唐林痛斥了這樣的“吃拿卡要”,稱再發生此事,“一把手”下課! (3月25日《重慶晨報》)
毋庸置疑,“痛斥”是政府公關特別是政府危機公關的一種特殊態度表達形式,其目的是表明政府的公正立場、以改善政府及其負責人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作為“一把手”,為優化當地的經濟發展環境,剎住“三亂”歪風,在全市工業強市動員大會上面對媒體和公眾抖出這樣的“家丑”并義正詞嚴地“拍案痛斥”,無疑會起到“殺雞儆猴”的震懾作用,也能喚起公眾的積極回應,令人擊掌叫好。
然而,筆者在通讀這則新聞后,卻找不出絲毫“痛斥”之后的快感。既然是“怒從心生、拍案而起”,為何不對“吃拿卡要”的檢查單位直點其名,而用“某部門”來遮遮掩掩?既然是“嚴肅追究”,為何市委、市政府做出的決定,只是要求“該部門黨組向市委、市政府寫出書面檢討,參與此事的6名工作人員分別寫檢查”,甚至連參與賭博的兩名工作人員也是“還將受到紀律處分”?
僅僅因為企業“接待不周”,便以巨額罰單要挾企業“陪罪”,這等“吃拿卡要”行為全國罕見,讓人震驚。可江津市有關部門卻“高抬貴手”,以“作檢討”、“寫檢查”替代黨紀政紀處分,實在是匪夷所思。拿這種“重罪”輕罰的典型個案來“曝光痛斥”,且仍然對當事單位和當事人諱莫如深,以“某”相稱,無異于隔靴搔癢,恐怕連“雨過地皮濕”的短期效應也難以收到,更談不上以儆效尤了。這種在“痛究”上不敢較真的“痛斥秀”一多,還會引發公眾的“審美疲勞”,影響政府的公信力。
再者,“痛斥”再“激烈”也只是“痛斥”,不如真刀實槍的“痛究”來得“狠”、見效快。建議唐林書記就從這件事入手,變“下不為例”為“現不為例”,點名道姓地曝這些違法亂紀者的光,讓有關當事人“吃不了兜著走”。如此敢說敢為、痛下“殺手锏”,方能使“高壓線”帶上“高壓電”,讓那些影響經濟發展的“吃拿卡要”行為“胎死腹中”。
(稿源:紅網)
(作者:高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