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看待媒體批評是社會進步的標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4日 10:59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本報評論員郭振清 法治社會條件下,人們一個基本的共識就是“公益優先于私益”。為了保障并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有必要對公民個人的一些基本權利作出適度的限制和克減。這就是我們之所以必須對媒體的批評意見加以適度容忍的法理所在
3月23日央視《新聞調查》節目報道了一起前不久結束的媒體被訴侵權案。被告某雜志社根據群眾上訪情況和派記者調查,報道披露了廣州市某公司在實施國企改制過程中出現國有資產流失、員工被迫下崗等問題,而被起訴侵犯了報道對象的名譽權。經過長達一年多的艱難訴訟,終獲法院支持,迎來了不構成侵權的勝訴結果。負責審理此案的審判長在接受采訪時說:盡管媒體在報道中有些具體數字及表述與事實有出入,但因為有“可以合理相信為事實的消息來源支撐”,而不是道聽途說或是捏造的,就獲得了法律所賦予的關于事實方面的豁免權,就不構成報道失實。他認為,這個社會對媒體的容忍有多大,這個社會進步就有多大。 顯然,在當前新聞媒體被告“成風”的形勢下,這樣的判決連同這樣的司法解釋說明,無疑具有十分突出的意義。 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新聞媒體在輿論監督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廣大公民的法制觀念也越來越強,他們學會了用法律方式維護自己的名譽權等合法權益。這些變化,使得一些地方的“新聞官司”時有發生。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擺在了我們面前:應當如何看待媒體批評,看待新聞輿論監督?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就呼吁,要多管齊下,為新聞監督鼓勁。比如,新華社報道說,有的委員認為:一些部門和地方對待新聞監督,不是一觸即跳、老虎屁股摸不得,就是動用各種關系、千方百計來“擺平”。而“擺平”不成的,常常就會“找茬”將記者和傳媒告上法庭。對此,有的傳媒學者甚至提出了“當前新聞監督和反新聞監督的斗爭日趨激烈”的觀點。 對公民而言,新聞輿論監督本質上是人民群眾通過媒體,對政府部門以及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違規行為所進行的監督,是公民參與國家和社會管理的一種重要形式。倘若記者在新聞采訪報道中的正當權利無法保障,甚至動輒被置于“吃官司”和“逢訟必輸”的尷尬境地,那么,社會公眾的權利保障就無從談起。 法治社會條件下,人們一個基本的共識就是“公益優先于私益”。為了保障并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有必要對公民個人的一些基本權利作出適度的限制和克減。在代表并實際行使著社會公眾知情權和輿論監督權的新聞媒體面前,即便是公民隱私權、名譽權這樣重要的權利也不能例外。這就是我們之所以必須對媒體的批評意見加以適度容忍的法理所在。據此,在上述案件的判決書中,法院對衡量新聞媒體評論是否公正的標準還作出了這樣的解釋:衡量新聞機構的評論是否公正,應當從其評論的對象是否與社會公共利益有關、評論依據的事實是否真實存在、評論是否出于誠意來考量。那種動輒抵制壓制媒體曝光報道,甚至為“封殺媒體話語權”不惜濫用訴訟權利的態度和做法是錯誤的。 新聞輿論監督是正義的捍衛者,是丑惡的揭露者,是法治社會中“無處不在的眼睛”。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進一步擴大“新聞輿論對政府及其部門的監督”。這既表明了黨和政府對新聞輿論監督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同樣是在提醒和告誡相關部門:對待新聞媒體的正確批評意見,不但要“重視”,更要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