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的《南方都市報》發表了王曉漁先生的《語文課本需要改革,但不能改成新聞聯播》的文章,對上海最新版小學語文五年級課本收入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一篇新聞特寫以及現行教材呈現出的“時事化”傾向提出了質疑。認為隨著文化界對語文教育的質疑,如今的語文課本又有成為“新聞聯播”的趨勢。對此,我也有話要說,現在說出來與王曉漁先生商榷。
印度洋沿岸的地震與海嘯造成的災難震驚了全世界,同時也波及了美國的課堂,教師們及時地給中小學生上了生動的一課。對此,《中國教師報》在第101期曾作了一個整版的報導,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這么一句話:“對于美國的教師來說,自從“9•11”事件以來,這樣的教學調整就已習以為常了。”對不少中國教育工作者來說,這種做法恐怕還是十分陌生或者說是不能接受的,雖然新課程綱要早已提出了“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的要求,但仍有不少人對課程資源建設對于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缺乏基本的認識。因為在他們的眼里課堂是不能隨意置喙的神廟圣殿,教材就是不可變動的“四書五經”,老師的職責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事先制定的教學計劃,學生的任務就是規規矩矩地在課堂上聽講并按時完成作業。
教材當然需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也要有經典的作品來支撐,但它絕不拒絕現時精彩紛呈的生活;教材當然是課堂最重要的教學資源,但決不是教學資源的全部。可以說,我們現行的教材對時文的關注不是太熱切了,而是太冷淡了;教材引進時文也不是太多太及時了,而是太少太滯后了。我們是否認真地思考過:我們的每一部教材都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需要嗎?我們的每一堂課都能滿足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和生命成長的渴求嗎?作為教材的編寫者,作為教師,就應該善于把握時代的脈搏,及時了解社會上每一次重大的事件;把握生活中的每一次細微的感動,敏銳地捕捉每一個可能會激起無限波瀾的細節與瞬間,用自己豐富的社會閱歷與獨到的人生感悟去觸動學生的神經,觸發學生的思維,和學生一起關注與思考日新月異的世界、絢麗多彩的生活、層出不窮的事件、千姿百態的人物。
劉翔進入語文課本在我看來更多的是一種象征的意義,它向我們傳達了一個信息,一種理念——教材要關注現實,課堂要面向生活。選什么文恰當自然可以再斟酌,課后的練習設計也的確有點概念化,程式化了;但學生和教師完全可以依據自己的不同的閱讀體驗提出另一種問題,作出另一種個性化的解讀。我們曾對古人幾千年來一直沿用著“四書五經”的這種封閉的教材觀表示了多么的不屑,我們也曾對古人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讀書姿態表示了極端的鄙視;東林黨人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楹聯曾引起了我們強烈的共鳴,“三個面向”也給我們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可如今我們自己卻“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念教材經”――當“神舟五號”升空的時候,你把學生的目光從課堂引向了太空了嗎?當雅典奧運會塵埃落定,國人在為金牌而狂的時候,你讓學生尋求了奧運的本意、體育的真義了嗎?在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那令人揪心的四十八小時里,你和學生一起為人質的安全祈禱了嗎?當班級的學生因貧困而面臨失學的時候,你和學生一起探討過解決的方案嗎?
我們究竟要造就怎么樣的人才呢?如果我們要培養的是心懷天下,目光遠大,富有創新精神的時代新人,我們的教材與課堂就應該笑迎八面來風,激蕩九洲風雷,容納日月乾坤,包藏天地山川,為每一次的日出而喚呼,為每一次的微笑而感動。只要我們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做先導,我們完全可以進行大膽的改革與實踐,而這種改革帶給我們的將會是熱情與驚喜,而不是像王曉漁先生那樣的“越改越涼”的擔心與憂慮。
(稿源:紅網)
(作者:沈春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