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們這些年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我知道你們在我的成長道路上為我付出太多太多。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用成績來報答你們以及所有關心我的家人和朋友……”這是江西理工大學經管學院小張同學給父母寫的一封感謝信。新學期開學后,江西理工大學團委號召同學們給父母或家人寫一封感謝信。(據3.20《新華網》報道)
該校團委副書記李國金說,孝敬父母,尊重長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開展此項
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能讓同學們學會感恩,學會如何對待父母的艱辛,學會如何做人。近年來不少大學生不顧家庭生活困難,盲目攀比、超前消費、荒蕪學業不求上進,根本就沒有理解到父母培養自己的艱辛,也沒有認識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真正用心去體察父母苦心和期待,更沒有好好的審視自己缺點以及自己的未來之路。
很多大學生在高校里雖然學會了電腦、英語、專業課等諸多知識。然而,在這個紛繁復雜的又充滿誘惑的社會里,他們也下意識的去追逐享受、消費和放縱。學會了“朝前看”也深諳“朝錢看”等時尚潮流。他們寧愿花上整天整夜的時間去上網去泡吧或者去蹦迪,寧愿拖著自己疲憊的軀體游蕩在喧囂的鬧市中,穿梭在城市的鋼筋水泥筑成的密林里,也不愿意靜靜的坐下,花那怕一丁點時間去回憶一下自己辛苦的求學歷程,去凝望一下對自己滿懷期待操勞半生的父母,去想想自己肩負的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去展望一下自己的未來……傳統的道德觀、家庭觀念、國家觀念被誘惑和欲望洗滌一空。
“同學,你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國家和周圍人的嗎?”面對這樣的問題可能每個人都會異口同聲的答“是”。可事實上卻大有出入,連給父母打個電話、寫封信、報個平安、談談心的時間都很吝嗇的人,你能奢望他去愛別人嗎、去關心他人嗎?能指望他們為國家、為社會奉獻自己的青春的熱血嗎?曾有人痛惜的指出:“當今的一代是墮落的一代,是沒有希望的一代。”此話雖有失偏頗,卻也是“恨鐵不成鋼”,嘆他們道德水平低下,精神空虛、頹廢,胸無大志、目標短淺。
大學生中一部分群體之所以“迷失”除了受客觀環境的影響,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足夠的“感恩教育”。“愛己才能愛人,愛父母才會愛國家、愛社會”。“感恩教育”有助于大學生們明了父母對他們無私的關愛以及國家和社會對他們的眷顧,幫助他們走出“迷失”的怪圈,更好的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發憤圖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關自己的父母,并回饋社會、報效國家。
(稿源:紅網)
(作者:付毅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