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 年,大文豪郭沫若到廣州陳家祠考察,這位走遍神州大地、見識過無數文物古跡和歷代建筑的考古學家,卻為這里精美絕倫的建筑裝飾藝術所傾倒。他即席賦詩贊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勝讀十年書!”據了解,獲郭老如此垂青的古建筑并不多見。
位于廣州中山七路的陳家祠(正名為陳氏書院)建成于清光緒二十年(1894 年),是
清末廣東省 72 縣陳姓宗親合資興建的合族祠,當時主要作用是為全省陳姓族人在省會廣州備考科舉、辦理訴訟、繳納賦稅等事宜提供居住場所。
陳家祠是廣東地區保存最為完好、規模最宏大的祠堂,原占地面積達 36000 平方米,現面積 15000 平方米。整體建筑以中路為主線,兩邊廳堂、廂房圍合,院廊穿插。每座單體建筑間以青云巷相隔,再以長廊相連。大小 19 座建筑縱橫規整,布局嚴謹對稱,空間寬敞,主次分明,廳堂宏偉,廊廡秀美,庭院幽雅,是極為典型的嶺南民間宗祠式藝術建筑。大門前立著的一對石鼓,高達 2 .55 米,兩扇大門上的彩繪門神都高達 4 米,都堪稱廣東之最。
陳家祠以集中嶺南地區民間建筑裝飾藝術大成而聞名遐邇,堪稱一座嶺南建筑藝術和民間工藝博物館。其建筑裝飾無處不在,嶺南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建筑裝飾工藝“三雕二塑一鑄一畫”——木雕、磚雕、石雕、陶塑、灰塑、銅鐵鑄及彩繪壁畫等不同風格的裝飾工藝,都在這里得到了和諧、巧妙的運用。各種雕刻裝飾題材廣泛,造型生動,形象傳神。雕刻技法既有簡練粗放,又有精雕細琢,相互映托。1959年,廣州市政府將陳家祠辟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用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廣東及全國各地歷代民間工藝品。今天,這里仍是廣彩、廣繡、廣州牙雕、石灣陶瓷、潮州金漆木雕等最具代表性的廣東傳統工藝的重要展覽場地。
1982 年陳家祠恢復開放后,經過逐步恢復與發展,知名度開始重新打響。地鐵一號線開通陳家祠站后,陳家祠更成為廣州的又一張文化名片。其間廣州市和荔灣區拆遷了陳家祠東面的工廠和民居,興建陳家祠綠化廣場,這里很快成為歷史文化名城最熱門的文化旅游景點。2001 年該處接待游客達 58 萬人,成為廣州年接待游客最多的文博單位。2002 年,陳家祠以“古祠留芳”的景名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知名度空前提高,當年陳家祠接待游客量達 90 余萬人次,名列全省文化旅游景點之最。“來廣州不看陳家祠,等于未到廣州”,也成為中外游客的共同觀感。
但是,陳家祠在贏得空前輝煌的同時,局限發展的諸多問題也日益顯露出來。由于場地局限,陳家祠不得不一直利用古建筑搞展覽,由于建筑本身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能亂拆亂改,所以無法達到恒溫、恒濕及照明等文物展覽的要求,現代化多媒體的展示很難在古祠內進行,大型文物展覽更無法舉辦。停車場太小,也給游人參觀帶來極大的不便。客觀條件的限制讓陳家祠至今仍是一個“孤獨”的景點,由于三面受困,無法與古老西關的其他文化景觀連結成片,更未能像上海城隍廟、南京夫子廟等同類景觀那樣形成一個集旅游、購物和文娛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其巨大潛能遠未被挖掘出來。有關專家一再呼吁,要加快陳家祠及周邊環境的改善,盡快拆遷陳家祠南面的三十二中學和東門附近嚴重影響文物景觀的幾間民房,擴建停車場和綠地,讓其恢復到當年建祠時的規模;盡快解決陳家祠后院 5000 平方米的征地資金,建設一座與陳家祠建筑協調的仿古式陳列樓,讓館藏的眾多文物精品得以與觀眾見面。
有關專家也建議廣州市與荔灣區將現有的西式陳家祠廣場改建為與陳家祠相協調的中式廣場;將陳家祠周圍低矮的民居建筑進行改造裝飾,開辟為旅游工藝品商店;進一步完善各種文化旅游配套設施,將孤立的古祠開發建設成為一個多景觀、多功能、特色鮮明的陳家祠文化旅游區,將之打造成為現代化大都市廣州最靚麗的“文化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