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三年十八個億!北大、清華竟然是在為美國免費培養人才》的新聞再一次揭起我國的人才流失之痛。其中資料顯示“2000年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這些人畢業后直接出國留學的有751人,大約占畢業生總數的20%,其中有587人同時選擇了美國,比例高達78%。2001年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畢業后直接出國留學的有831人,占畢業生總數的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國,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長了9個百分點……”這種“孔雀海外飛”的現象的確讓人扼腕嘆息,然而痛定思痛,卻
也不能全怪這些“不孝之子”們。
看這些“人才”出國的理由,無外乎“國內技術水平低,試驗設備差,研究環境不好”,而不愿意回歸的理由無外乎“國內的發展條件不好、體制不健全、國內的薪資待遇不高、國內的政策不夠有吸引力”,都很正當且很充足,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從個人利益出發,滿足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誰也沒有考慮過自己的祖國是否更需要自己,就像是一個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卻給別人當了養老女婿,即便是有時想起爹娘,給點東西作為安慰,人總歸是人家的了。俗話說“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他們為什么就那么狠心呢?
這不禁令人想起錢學森、鄧稼先等老一輩知識分子,他們能夠經受住物質待遇和工作條件的誘惑,毅然沖破種種阻擾回到百廢待興的祖國,那該是一種什么精神?而且也正是這種精神,使得他們在工作條件極差的情況下獲得成功。
有些人把自己的理想定位為“光耀門楣”,把自己的奮斗方向定位為“發展自己”,全然沒有把社會和國家放在心上,為了謀求個人利益和個人“才能”的發揮不惜一切。這是自身利益至上思想的表現。在目前的社會中,由于相當長一段時間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協調發展,由于一部分人對金錢的追逐和崇拜,使得我們國家的青年在耳濡目染中深受其害,導致了部分“人才”在有了充分的人生砝碼之后,終于走上了極端個人化的道路,放棄家鄉和祖國而不顧。恰恰是所謂的“科學不分國界”,“在國外亦可以為國爭光”給了他們借口。如果這些理由成立的話,為何就不能在自己的祖國做出成就,讓世界來分享呢?
不可否定的是,在國內的確有些條件不如國外,但是卻依然有很多有志之士取得了成功,而且不乏很多國外人士和企業在中國的土地上做出很大的成就。相反的是那些去國外的“人才”卻也并非都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只不過生活上似乎優越一點而已。即便是在國外真的都能夠“鳳翔九天”,但是這些人才們飛走了,逃避了改變中國現狀的責任,是想把它留給誰呢?如此惡性循環,祖國又何日能昌盛呢?
其實,我國對于真正的海歸人才,期盼和待遇還是相當優越的,教育部寄予廣大海外學子要“向錢學森、李四光等老一輩科學家學習,以振興中華為已任,把個人的理想報負融入祖國建設的偉大實踐,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科教興國’的宏偉大業中,抒寫壯麗人生詩篇”的希望。胡錦濤主席也曾在會見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和先進工作單位表彰大會的代表時指出“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這既為廣大留學人員報效祖國、施展才華提供了寶貴的機遇,也對大家更好地為國服務、創業發展發出了新的召喚”,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吸引和用好留學人員作為實施人才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好。要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完善政策措施,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積極營造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創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形成鼓勵干事業、支持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充分發揮廣大留學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或許,中國只有這樣深刻地分析自己的教育機制和人才管理機制,更深入地進行改革,根本地改變人們的觀念和社會風氣,切實地營造一個“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的環境,才有可能讓流失的人才回到祖國的懷抱,讓以后的人才不再流失!
(稿源:紅網)
(作者:楊以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