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曹林
兵馬俑比西安人幸福多了———這是筆者看了題為《西安空氣污染嚴重侵蝕秦俑,中美科學家聯手救援》這條新聞后的感覺,很不舒服的感覺。
據《新快報》報道,秦始皇死后留下的兵馬俑,度過了滾滾歷史洪流,卻抵不住20
00多年后的空氣污染,出現嚴重侵蝕。日前,國家中科院邀請美國專家、香港理工大學的專家,到西安追尋腐蝕氣體、降塵等污染的變化,力保這片龐大古跡群免受侵蝕。之所以覺得兵馬俑比西安人幸福,在于與兵馬俑這種“死物”相比,存在于同一座城市面臨著同樣大氣污染之害的活著的人,受到的重視規格低多了。
如果真是以人為本的話,人的生存狀態應該比秦俑的生存狀態受到優先關注。是的,作為重要歷史文物,因為受到大氣污染的侵蝕,兵馬俑的“身體”受到了損害——同樣的天空下,西安人“呼吸”著同樣受污染的大氣,西安大氣污染嚴重超標一直以來眾所周知,曾經入選全球十大污染城市,可想而知,鮮活的人身體受到的損害一定也非常嚴重,不是更應受到關注嗎?
有科學家把一張光潔的白紙放在兵馬俑博物館內,24小時后,它已布滿炭微粒,變得灰黑,正是這些污染物令兵馬俑失去光澤———污染物能讓白紙變得灰黑,讓兵馬俑失去光澤,會讓人變得怎么樣呢?我們有沒有想到每天生活在這個城市里的人?
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無論兵馬俑有多么名貴,多么重要,與鮮活的人相比,它也只是一種沒有生命的物。以人為本,對人生命的關懷永遠應放在第一位。
《江南時報》 (2005年03月17日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