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川
據報道,全國人大代表、來自青海的程蘇代表在談到教育時說,西部落后地區的教師外流嚴重,合格優秀的教師緊缺。省城從縣市調人,縣市從鄉鎮調人,鄉鎮學校招聘代課人,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
這位人大代表確實反映了教育上的一個突出問題,其實何止是西部地區,這種優秀教師不斷“向上走”的現象在其它地方也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農村,好教師不斷被上調,村里的調到鄉里,鄉里的調到縣里。仿佛有一臺無形的“教師收割機”,在不斷地把優秀教師從農村的土地上“收割”走。于是,矛盾出現了:一方面,越往上走,教師越多,優秀教師也越多;另一方面,越往基層走,教師越緊缺,合格教師越少。
在市場經濟社會里,人才的流動是正常的,因此優秀教師向富裕地區、向城鎮的流動也有其內在的合理性。但是,假如只有單向的流動絕對是不正常的。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除了那些自己流動的教師以外,有相當的教師是在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安排下,被從那些基層學校調到重點學校(這些重點一般都在城鎮)的。換句話說,正是由于教育行政部門的那只“看得見的手”的推動,才加劇了教師由農村向城鎮的單向度的流動。在這個流動的過程中,一些教育行政部門充當了“教師收割機”的“操作員”的角色。
“教師收割機”的存在,嚴重影響了農村的教育教學質量,加劇了城鄉教育發展的差距,也加劇了教育不公平的狀況。當前我國不少邊遠山區和經濟落后地區,青少年失學和中途輟學現象還比較嚴重,這其中,除了農民經濟困難以外,也和農村教師水平低有直接關系,一些農民看到當地的學校質量差,孩子“成龍”“成鳳”無望,干脆不讓孩子上學或中途退學。
中央黨校日前公布的一項涉及黑龍江、遼寧等16個省市的調查報告也顯示,我國農村輟學率出現反彈,農村九年義務教育不容樂觀,農村孩子享有九年義務教育的“待遇”遠遠低于城市孩子。研究表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國家重點大學,農村學生的比例呈下降趨勢,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問題。
要追求教育公平,就必須要將教育政策向農村傾斜,教育行政部門也必須停止充當“教師收割機”的“操作員“角色,大力加強現有農村教師以及新教師的師資培訓工作,為農村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義務教育師資隊伍,同時也要采取各種措施穩定農村的教師隊伍。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夠享受一個作為現代國家公民的底線教育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