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收成為何沒有好收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9日 09:31 中國經濟時報 | |||||||||
——農民增收:一道尷尬的算術題 記者調查本報記者 祝慧 過去的2004年,對湖北省農民田愛生來說,算是一個收成不錯的年份,然而,雞年才剛開始,田愛生卻犯難了:去年的收入雖有增加,但年一過完手上的錢也沒剩多少,眼瞅著
田愛生所犯的愁也是他所在村其他村民所頭疼的事情。2004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中央還專門發出了關于促進農民增收的“一號文件”,其中直接帶有資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當大的比例。按理說,在國家如此多項優惠政策下,農民收入應該會有增加,為什么田愛生和他的村民還過得如此窘迫呢? 當著記者的面,田愛生算了一筆賬:四口人,共11畝地,2004年的收成不錯,總共打下稻谷15000斤,賣掉12000斤,按市場價格每斤0.75元左右計算,總共賣了9000元錢,以農業稅每畝52元算,共交農業稅572元,年初農資花費一共花去1430元,還有一些其他的隱性開支大約花掉200元左右,還剩下6800元錢左右,加上政府給的10元每畝的種子補貼110元和23.3元每畝的糧食直補256.3元,最后剩下有大約7200元。這就是一年的純收入。 開年,家里孩子就要開學了,這需要一筆大的開支,而春節前后親戚、朋友、鄰里之間的禮尚往來需要1000元左右,還有平常的人情客往又花去1000元左右,而兩個孩子,一個高中,一個初中,一年大約需要6700元,種地的純收入到最后還出現1500元左右的虧空。 “這些還沒有算上家里平常的生活開支。”田愛生說。 令人吃驚的是,當記者采訪這個村的其他村民時,全村幾乎都是類似情況。一些村民給記者算了這個村的往來收入賬。 每畝地的投入:種子2.5斤/畝,種子價格一般為12元/斤,大約30元/畝;肥料70元/畝;農藥每年至少打兩次,大約15元/畝,也就是至少30元/畝;農業稅52元/畝;每年農器維修,抗旱費等隱性開支大約18元/畝;國家給種子補貼10元/畝和種糧直補23.3元/畝。總計166.7元/畝。2004年收成還不錯,1360斤/畝,市場價格按0.75元/斤計算,總計1020元/畝,去掉上面所說的種地成本,一年每畝種地的收成大約為850元。村民們說每畝地有這樣的收入,算是很不錯的。 但是,到了春耕的時候為何大家還是發愁呢?村民們說,主要原因是剛過完年,手上的錢也差不多沒了,而春耕時候買種子化肥需要的錢也不是個小數目。 那除了種地收入,其他收入怎樣呢? 村民們每家平常也都養些雞和一兩頭豬,但大多不敢從事養殖,就怕萬一遇上天災人禍把本全部賠進去。 種植經濟作物的情形也大抵如此。湖北的土地一般是種植水稻和小麥,種別的比如棉花、西瓜、果樹、藥材之類的壓根兒就不行。一方面不懂技術,有些作物的特點根本不了解,稍一疏忽就會“全軍覆沒”。另一方面,即使產量還可以,又不知道賣給誰,賣多少錢才算值。 “還好家里有個小型的榨油加工廠,去年純收入大約有5000元,加上平常養的豬和雞的收入大約1000元,算上來,還能勉強有4500元的余額。這筆錢也就勉強夠全家一年的其他日常開支,還有加工廠的一些設備的維修。”田愛生對記者說。 “孩子明年就要高中畢業上大學,要一筆大的開支;家里的房子也需要重新蓋了,根本沒有剩余的錢來干這些。” 田愛生搖頭感嘆。 田愛生還算是村里情形比較好的,他家里開的小型加工廠的收入是家里的重要收入來源,就如上面所算,如果僅靠田地收入維持家里孩子上學,還有虧空。可以想像,村里其他完全靠種地來維持全家所有開支的村戶的窘境。 除此之外,村民們還面臨著另一個難題。 在2004年年初國務院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把恢復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作為重要內容:5年內逐步取消農業稅、穩定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對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格制度等政策讓農民欣喜不已,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紛紛辭工回家種地。 這些村民辭工回鄉之后,向鄉里要地種。然而,當初被這些村民拋荒的田地要么已經荒廢,要么被其他村民種上了。這樣,全村就面臨著所有村民重新分配田地,人均占有耕地減少,每戶收入顯然也就降低了。這也是很多村民擔心的問題。 田愛生就這樣向記者訴苦,如果田地再減少,國家政策再好,家里的收入也難得有很大的提高。 說到最后,田愛生最后無奈的自我解嘲:“一年忙到頭,日子過得緊巴巴,都沒想過攢點錢改善生活水平,小康更是連做夢都沒想過。” 這是一句讓人聽了有些心酸的話。 2005年春耕就要開始了,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隨著國家支農政策越來越好,農民們考慮的不再是種不種地的問題,而是有多少地種。 “希望今年糧價依然保持穩定,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價格不要上漲。”一句話道出了許多農民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