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外交大大豐富了政治外交內涵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8日 09:24 新京報 | |||||||||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我們將全面加強經濟外交和對外文化交流,積極維護我國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權益!敖洕饨弧笔状伪粚戇M政府工作報告,值得我們認真關注和思索。改革開放后,我們從提出經濟外交,到今天,胡主席、溫總理都強調要加強經濟外交,這說明經濟外交已經被納入到國家的整體發展戰略中。(《中國青年報》3月6日)
阿富汗中國工人遭襲、西班牙焚鞋事件、巴基斯坦人質危機,以及今年3月1日下午發生在南非羅斯敦堡的大規模騷亂,不法歹徒趁機對數十家華人商店進行了劫掠。這種種涉及中國公民的暴力事件,直接考驗著中國的經濟外交手腕。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步伐的加快,海外企業遭遇侵權的事件也在不斷增多。有數據顯示,中國在境外的企業有7000家,出境公民數量已高達2020萬人次,出境人數位居亞洲第一。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只有130名外交官疲于應付中國人的領事保護事務。 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需要中國外交所積累的龐大資源的支持,但是,政府至今還沒有建立統一協調企業“走出去”的機制。外交對于中國普通的老百姓來說,總是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不少在海外發展的民營企業不僅得不到官方支持,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尋求官方支持。出現這樣的局面,其實與我們新中國成立以來對外交的認識是分不開的。新中國成立后以及“文革”期間,我們十分強調外交的政治性,一切外交政策與行為都從國際和國內政治大局出發。在那種財政無所不包、人民生活水平比較低下的年代里,對亞非拉國家的經濟援助曾一度高達我國財政預算的7%.這些援助的動因基本來自政治方面。把外交的政治意義強調到絕對化的程度,雖然與當時冷戰的國際格局分不開,但隨著世界多極化格局的形成,以經濟利益為中心的外交政策理應成為我國外交的重中之重。 對于是否單獨提出“經濟外交”的概念,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外交的本質屬性是政治,經濟和政治本來就不可分,沒有必要使其中的經濟因素特別突出。然而,筆者以為,外交雖然有著安全、文化、領土等多種多樣的利益目標,然而,目標也有輕重、緩急。使用“經濟外交”概念,并推行經濟外交,這不但對于糾正過去片面強調外交的政治屬性具有矯正的意義,而且,有利于在外交行為中更加明確地追求經濟利益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使經濟外交行為在重點突出的情況下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常講要走以“務實”(抓利益)為本、兼有“務虛”(重道義)、“實虛”結合的外交道路。而在《政府工作報告》首提“經濟外交”,其意義就在于此。 說到經濟外交,可能會有人想起“乒乓外交”、“夫人外交”那樣的“俗語”,但筆者以為,經濟外交遠不是一個簡單的詞匯表達,而是一個系統的科學概念。西方政界和學界有觀點認為:“一個外交官在其職業生涯中的首要目標是為了其國家的最佳利益,通過談判、游說、妥協和其他方法,以付出最小的代價取得!编囆∑皆1985年發表的題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的講話中也曾說:“歐美國家和日本是發達國家,繼續發展下去,面臨的是什么問題?資本要找出路,貿易要找出路,市場要找出路,不解決這個問題,發展總是要受到限制的。 我過去跟很多日本朋友談這個問題,跟歐洲朋友、美國朋友也談這個問題,他們腦子里也是裝了這個問題。“毫無疑問,伴隨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出境人員的增加,中國目前面臨的也正是這個”問題“。中國政府駐外機構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護中國企業在國外的利益,這將是中國外交政策沿革的”大問題“。 □彭興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