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心腸變硬了?說實話,我看了2月17日晚央視“感動中國”2004年度人物整臺專題節目,都未能如想象的那樣熱淚盈眶,感動不已。我捫心自問,袁隆平等十位英雄,或為民請命,或拼命硬干,或舍身護法,或以身殉職,即使為母捐腎,都可歌可泣。用央視主創人員的話說,他們或者用自己的力量,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詮釋著個人對國家、社會應該擔當起的責任;或者用自己的故事,解讀人與人之間應有的情感,帶給人們感人至深的心靈沖擊。(《中國青年報》2005年2月18日)
我竟然未被打動,難免惶恐不安,不知所措。這究竟是為什么?我陷入了沉思。就說袁隆平老人,其事跡可謂家喻戶曉,央視再復述一遍,無論主持人再怎么“動情”,我卻一直不能進入角色。頒獎詞說,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是專注于田疇的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其實,這僅僅是袁隆平先生的一個方面,盡管是人生最主要的業績,但遠遠不是全部。我通過網上搜索,知道老人豐富的人生十分的精采。
他喜好各種運動,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無不涉及;象棋、軍棋、圍棋、撲克牌之類的興趣也濃。游泳,竟一舉獲得過武漢漢口賽區男子自由泳第一名和全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讀書涉獵范圍很廣,國內外名著像《泰戈爾情詩》、《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簡愛》、《呼嘯山莊》等,且喜歡讀英文版的。
對于音樂,更是情有獨鐘。天份甚高的他,無師自通,小提琴拉得滿不錯,后經點撥,更是技高一籌,竟然三十年琴聲不絕。早年間,大凡皓月高懸或繁星閃爍的夜晚,他準會深情地拉上一首《夢幻曲》、《藍色的多瑙河》,或舒伯特的《小夜曲》…… 在湖南衛視的一臺晚會中,袁隆平的小提琴獨奏,竟然贏得了現場經久不息的掌聲。游泳冠軍、《泰戈爾情詩》、《夢幻曲》、雜交水稻之父間當是怎樣一種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關系,恐怕很難說得清楚。我不由的突發奇想,假如在專題節目那萬頃綠浪中插入袁隆平演奏《藍色的多瑙河》的鏡頭,在優美的旋律下,我說不定心有靈犀,淚流滿面。會的,肯定會的。
正如一篇評論所說,感動中國的,原本也應該就是如此血肉豐滿的凡人,所以都應當有一個根植于五谷雜糧與七情六欲的生活背景與邏輯,后者才是接通民眾來感同身受的關鍵。如果這個背景與邏輯不存在,或者不成立,有判斷力的人便會拒絕感動而保留質疑。雖然有了電視影像的幫助,但聚光燈下,盡是種種高風亮節突兀而立,讓人頓生只可遠觀的尊崇,所以只怕反倒要令其面目模糊起來,遙遠起來。
這讓我想起了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他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在傷口感染的情況下仍堅持做手術,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斗轉星移,白求恩逝世暨毛澤東《紀念白求恩》一文發表已60多年了。可幾十年來,我們對白求恩的贊揚宣傳,盡管把握了本質,但白求恩豐富的內心世界還有待進一步挖掘,人們對于白求恩的認知仍顯得片面和膚淺。
感謝張天行先生給我們提供了如下信息。白求恩不僅是著名胸外科醫生,還是位勤于寫作、文筆冷峻優美而浪漫的散文作家。他在抗日戰火中寫的散文,后被人們收集起來,竟有十幾本之多;他擅長寫小說,已發表的小說有數十篇;白求恩喜歡攝影,與人民軍隊的新聞攝影記者沙飛是摯友,倆人同心協力,拍攝了不少晉察冀抗戰、優待俘虜的照片,發向國內外。“那些在戰火中寫下的文字、拍攝的作品,對于深刻理解他的情懷境界、愛與恨,一定是一扇明亮的窗口”。我相信,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篤信他 “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其實,每一個人都具有七情六欲,每個人生都絢麗多姿,正因為如此,生活才耐嚼,人生才有意義,生命才能動人。雖然事業有主次,情愛有濃淡,趣味有雅俗,但都是人生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我們不能為了突出主題,有意忽略了人生的豐富性;不能為了強調事業,故意遮蔽飾多采的藝術趣味;不能為了宣傳正面,導致了人生的片面平面;更不能人為的割裂人生,厚此薄彼,使我們的典型人物宣傳缺乏人文情懷,消解感動魅力,最終失掉親和力和效仿力。
(稿源:紅網)
(作者:劉效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