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首屆中國太太形象選拔賽昨天下午在海南三亞落下帷幕。在3天的比賽中,來自全國12個分賽區的21名“太太”經過形象展示、知識筆試、才藝表演等環節,決出了首屆“中國太太”冠、亞、季軍得主。(2月25日《華東圖片網》)
看了這一消息,再從圖片上看到當選的形象太太的玉容,真令人心馳神往,不能自已,于是覺得他們真的無愧于中國太太形象的稱號。也許是天性使然,忽然想起一個低級的
問題:這次中國太太形象大賽有沒有農民參加和當選?據說,本次賽事共有3600多位女性參加了在12個省、市設立的分賽區比賽,最后共有28名“好太太”分別從各個分賽區脫穎而出,入圍了最后在三亞舉行的總決賽。雖然首屆中國太太形象選拔賽不受年齡限制,但不知道有沒有再農民中進行宣傳,發動廣大農村的婦女報名參賽?如果只在城里宣傳,農民們壓根就不知道世界上有這回事,或者參加預賽的對象就是由各相關地方的婦聯推薦的,也就沒有推薦到農民,那就是此次賽事的一大遺憾。并且,這樣的比賽就沒有資格稱為“全國”,因為占全國“太太”80%以上的農民不知道或沒有參加,你怎么能代表全國?“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沒有農民的比賽也就不是全國性的比賽。
當然,我們也體諒主辦者的苦衷。讓農民來展示“太太”的形象,困難是比較多的。首先,他們有時間來參加活動嗎?他們一年到頭都忙到黑夜才休息,又是種地又是喂豬,或者外出打工,每天工作12個小時。而且,即使有農民報名了,在第一輪就會被淘汰下去的。比如,形象展示,人家“2”號太太年過花甲,看上去不過40多歲,農民女人皮膚卻象枯樹,都是40歲象60歲;才藝展示也肯定不行,哪個農民女人能夠“頂碗舞、獨唱、國標、拉丁舞、現場畫國畫、旗袍展示、用絲巾現場設計禮服……個個幾乎都是專業水平”?她們擅長的無非是插秧、割麥、打營養缽;即使對操持家務,農民女人也不行,他們當然會煮飯、洗衣、打掃豬圈,但是,對于“菠蘿加什么水才甜?削開的蘋果放在什么水里才能防止變黑?”,她們哪里答得出。
對于這次大賽的指導思想,組委會說是“為了弘揚中華婦女的優秀文化傳統,培養和激勵已婚婦女的自主、自強和奉獻精神,倡導科學的健美觀”,農村婦女則當之無愧地應該參賽,也可以當之無愧得得獎,因為廣大農村婦女的勤勞、善良、淳樸、忍讓、節儉等才是中華婦女的優秀文化傳統,而那號稱老公汗水“培養”出的冠軍 ,哪里有什么“自主、自強、自立”?我們看出,所謂指導思想,不過是故意套上去的一個大帽子,其實是在已婚婦女中進行的一場選美,乃是少數上等人取樂的游戲,既與多數人無關,也與文化傳統無關的。
忽然想起,農民的女人本來就缺乏參賽的資格,因為人家舉行的是太太比賽,農民的女人從來不是太太,更不是夫人,只是老婆、婆姨、堂客、我那口子、屋里人、孩子他娘等等。
(稿源:紅網)
(作者:殷國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