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是河南省公安廳“警務開放周”活動廳長接待日。上午10時,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秦玉海帶領各位副廳長來到廳二樓會議室。30名上訪群眾的聲聲傾訴,深深打動了在座的領導,秦玉海三次向群眾道歉。該消息據《大河報》報道后,國內多家媒體和網站競相轉載。
因為部門工作的失誤,在公開場合多次向群眾表示歉意,彰顯了副省長對人民的真
情關愛,也展示了責任政府的形象。
從本質上說,權力是人民給予的,所謂“公權民授”。因此,官員的角色是為人民辦事,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不是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的關系。不管他是什么官、什么長,如果不能按照人民的意愿,為人民處理各種事物,提供合格的服務,向人民群眾道個歉,天經地義。
可就是這樣一個本算不上新聞的事件被多家媒體和網站競相轉載,說明這確實是一件地地道道的大新聞。何以如此?是道歉官員職級之高,是道歉次數(shù)之多(一日三次),還是道歉態(tài)度之誠?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成為新聞,讓人深思。
它至少反映的是,在如今的政府行為中,事沒辦好領導向群眾道個歉這樣的事還是鳳毛鱗角,還很不常見,很新奇。之所以如此,因為在不少官員的心中,他們固守的準則是官貴民賤,“上下有別”。因此,他們絕不會公開承認政府會犯錯誤,做錯了也決不會公開向人民道歉。在他們的眼里,公開道歉就是政府自打嘴巴,就是影響政府形象,就會造成被動,就是“長刁民志氣,滅政府威信”。于是,一旦政府犯了錯誤,他們的本能的習慣的做法就是瞞著、壓著、騙著,不讓老百姓知道真相,更不要說給老百姓道歉、作自我批評了。這其實還是沒有把政府看成是為人民服務、向人民負責的舊時官僚習氣、衙門作風的體現(xiàn)。
其實,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即使官至高層,也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事實上,我們的百姓是很樸實的。實踐證明,政府做錯了什么事情,只要有關領導出面講明情況,道個歉,他們也就滿足了,也就毫無怨言了。
當前,我黨正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是其本質性的要求。也只有當現(xiàn)代民主政治真正在中國成熟起來,各級政府和官員切實把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要求具體深入地落實到工作中去,事沒辦好領導向群眾道個歉才會不再成為新聞。
(稿源:紅網)
(作者:馬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