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英趕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2日 14:52 《全球財經觀察》 | ||||||||
如果對人類沒有足夠的貢獻,沒有足夠的能耐去影響人類文明,“第一”有時也頗讓人難堪。“超英趕美”這樣的想法我看大家都放一放,因為經濟增長并不意味著一切 “在1950年代,中國政府夸耀說,中國經濟將在15年內超過英國,在30年內趕上美國。這一預測就像毛澤東的大躍進政策一樣,都未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中國經濟也因之滑到了崩潰的邊緣。”
這是《華爾街日報》最近一篇文章的導語,但這并不是揭我們的短的。接下來他們說,中國如果按目前這個9%的速度發展下去,超過英國為期不遠,趕上美國也指日可待。這還是按現在的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算的,如果算上購買力平價,超英基本上已經完成,趕美可能有一個二三十年也就差不多了。 世界頭號經濟大國——在我們康乾盛世的時候和在那之前的大多數有文明記錄的時間里,中國一直是占著這個名頭的。中國經濟只是在最近二百來年被西方人趕過去。碰到爭第一這樣的事,連身上轉了多少個忽拉圈,中國人都要爭個吉尼斯記錄保持者,與美國人爭最大經濟體這樣的事自然更是當仁不讓。如果中國第一了,好處自然多多:中華文化大行其道,中國產品遍布世界,更多的話語權,更廣泛的參與,更自覺的被尊重等等等等。這會是一個職業夢想家的空間和舞臺。 經濟排第一雖說是好事,但以我們歷史上多次排第一、長時期排第一的經驗來看,如果對人類沒有足夠的貢獻,第一有時也頗讓人難堪,尤其還要面對那些風頭被搶的人的爭風吃醋——英國人排過第一,但被美國人甩在后面已經快一百年了,提起美國人還是酸溜溜的。雖然同宗同文,但就是覺得美國人粗俗不夠紳士;法國人也風光過,現在看美國人還是一群農民。當然這只是面子上的事,雖然被視為粗鄙,但并不妨礙美國文化勢如破竹大行其道。 如果只是經濟上很強盛,會像當年日本人那樣被視為經濟動物,而沒有足夠的能耐去影響人類文明。真正的難堪在于,舉例來說,北京市政協委員張惟英,她在今年北京市的兩會上隆重提出政府應該考慮“實行人口準入制度”。 她的主要理由在于,有些人是不受歡迎的,北京承接不了這么多人口,他們對北京也沒有什么貢獻,并且他們還會給北京帶來許多社會問題。她除了是北京市的政協委員,還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教授。研究國際關系的人想必是聽說過納粹的,他們的臭名昭著除了在奧斯維辛殺了好多人之外,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問題是他們創立的一套人種優劣的理論。這套理論害人之深遠超過奧斯維辛——所以事隔六十幾年后,毒氣室現在沒有了,但納粹還存在。他們繼承的是理論不是毒氣室。 在把人分為三六九等的惡行當中,最為不恥的就是以財產來區分人的等級。依舊例,這種事被張揚出來,我一定是要看看輿論是如何的,我說的輿論不是報紙媒體怎么說,而是看看網上大家都在講什么,感謝黨和政府給了我們互聯網,感謝黨和政府培養我們。我在網上看到的都是痛斥張惟英老師的聲音。這就說明在“政治上保持正確”這一點上,大家的覺悟不比一個教授差。其中有些人,顯然是凡制度派的,立馬想到一個問題,這樣的人怎么可以做政協委員?她有什么資格? 我感覺話說到這里就不對了,我們的政協委員資格雖然不是民選的,但在國外也算上議員了,她說的話恐怕也不會是憑空想出來的,肯定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聲音——她是北京市的政協委員,當然要代表北京市民來講話。如果她是全國政協委員,我就天天站在政協門口等著她出來跟她討個說法。問題是她是北京市的政協委員,并且我跟我身邊一些人交流,雖然大家來自五湖四海,但有了北京戶口的人的確大都表現出越來越多的擔憂:城市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交通越來越堵——尤其是有戶口并且有車的,簡直個個都快成黨衛軍了。 所以說張惟英教授如此言論,一點也不稀奇。我看不管什么社會里都應該有這樣的人跳出來,當然在國外這種言論永遠是非主流的。如果像張教授所說,她說的跟政府想的也差不多,那倒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韙,我看哪個政府敢跟她想的一樣? 當然,在言論和主張這一點上,應該有自律才是。張惟英女士作為受過教育的高等學府的教授,應該知道說這樣的話的利害,應該知道人的等級是不好劃分的。現在這個局面我不知道她是哪根弦搭錯了。在這種問題上,即便她骨子里同情希特勒,也應該噤若寒蟬才對。 就這素質,回到開始話題,“超英趕美”這樣的想法我看大家都放一放。因為經濟增長不意味著一切。 伍泰迪 北京瑞德公司品牌推廣總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