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機關病應有新思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17日 11:18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本報評論員郭振綱 其實,“機關病”就是“機制病”。“機關病”只是一種表象,其背后有著深刻的體制、機制原因。因此,必須從更新觀念著手,在創新工作方式上做文章,不斷探索新的機制
據《人民日報》2月15日報道,整治“機關病”,防止“走過場”,浙江以機關效能建設提升執政能力。回顧近年來浙江經濟快速發展的歷程,省領導層清醒地看到,一些黨政機關的工作作風、辦事效率還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打造“高效、廉潔、勤政、務實”機關形象,是浙江再創體制機制優勢,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一環。為了防止“走過場”,省委組織部將各種“機關病”公之于眾,痛下猛藥。全省推出一系列根治“文山會海”等“機關病”的具體措施,出臺機關效能禁令,并派出專人暗訪,接受社會監督。 將“機關病”進行梳理并拿出切實措施加以整治,這是近年來不少地方改進機關作風的有效做法。其新意在于,不是機械地限制人的行為,而是多從制度層面著手,致力于更新和改革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陳舊做法、陳舊思維,從機制上整治和克服“機關病”。 不知從何時起,在一些地方,機關單位逐漸生出了一些“毛病”,比如,熱衷于“文山會海”,習慣于機械地上傳下達,遇事拖沓,在節假日特別是春節等長假期間,基本上工作停頓,即使老百姓遇到特別急的事,也沒有多少人認真對待。不僅如此,一些人做事首先想到的是規避自身的責任,只考慮自己個人和本部門的利益,而不是從國家、社會的角度,從有利于行政相對人方便的角度出發。 “機關病”的形成有一個過程。時至今日,它不僅影響了行政效率,影響了政府部門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對社會風氣也有著不可低估的負面影響。盡管“機關病”在不同單位不同人員身上的表現各異,但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兩點:一是機關工作人員對自身職責、權力的認識有偏差;二是制度存有某些弊端。一些人自以為“大權在握”,高高在上,將服務百姓這一自己的職責所在,視為對百姓的一種恩賜。于是,一些人可以敷衍塞責,可以不為百姓著想,可以“把方便留給自己,把困難留給群眾”,甚至可以以權謀私等等。與此同時,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一些地方對機關工作人員的效績考核管理不到位,公務員能進不能退、能升不能降,平日工作干得多少、好壞一個樣,使得部分機關工作人員對本身工作沒有多少壓力感、危機感,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當然,極少數人貪污腐化、玩弄權術,極個別地方盛行跑官要官、對上曲意逢迎,所有這些往往也容易使“病癥”加重,“機關病”等自然會蔓延開來。 針對“機關病”,一些地方在有意識地進行改革。問題是,有些地方的改革不過是不痛不癢的“小改小鬧”,或只停留于局部、治標的層面,導致“機關病”至今仍然存在和泛濫于不少機關。浙江梳理并且出臺強力措施治理“機關病”,應該說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其實,“機關病”就是“機制病”。“機關病”只是一種表象,其背后有著深刻的體制、機制原因。“機關病”的產生,源于機關工作方式的落后和工作作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相適應。因此,必須從更新觀念著手,在創新工作方式上做文章,從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高度,不斷探索新的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