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不能成為人天生的烙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17日 10:08 中國青年報 | |||||||||
慕毅飛 22歲的譚志祥是一個來自重慶某縣某村組的小伙子,只念過一年初中,16歲到北京一餐廳打工,苦于沒文化沒技術,用3年業(yè)余時間自學英語,后來憑著嫻熟的英語表達技巧和精湛的營銷才能,成了一家音像制品公司的銷售人員,并結識了在北京留學的美國姑娘羅娜,兩人相戀至今。羅娜應聘到大連任教后,小譚也隨之到大連打工。最近,他們要結婚了,
什么叫“農民”?如果住在農村的叫“農民”,譚志祥6年前就進入北京、大連這樣的大城市了;如果從事農業(yè)生產的叫“農民”,譚志祥至少已經6年不干農活了;如果沒文化的叫“農民”,譚志祥掌握了“嫻熟的英語表達技巧和精湛的營銷才能”……憑什么還把譚志祥叫“農民”呢?惟一的理由,就是6年前,當他從重慶某縣某村組走出來的時候,還是個農民。 盡管譚志祥早就離開了農村,早就不干農活,掌握了城里人謀生所需要的技能,能和城里人掙一樣的錢,但譚志祥的“農民”身份,仿佛是先天帶來的烙印。媒體似乎只有強調了“農民”,小小的社會事件才會凸顯其新聞價值。否則,干嗎不叫“美國姑娘愛上中國小伙”,或叫“美國大學生愛上中國自學成才者”?甚至也可以叫“美國大學生愛上大連打工者”…… 為什么遠離農村、遠離農事已經6年、早已融入城市的農村小伙至今仍然擺脫不了“農民”身份?是什么力量在阻礙他成為一個“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