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民間發明家的熱情是潑冷水還是鼓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2日 12:31 紅網 | |||||||||
熱情是我們民族創造力永生不滅的力量源泉。2月1日的《新京報》給我們介紹了一位熱情似火的農民潛水艇制造專家——64歲的武漢人李玉明,他花費八九萬元自己制造潛艇,試航失敗后不氣餒,打算春節后造出供三口之家乘坐的娛樂潛艇。這樣的熱情應該鼓勵,還是給它潑盆冷水呢? 類似民間造潛水艇的事情聽多了,不免讓人多了幾分焦慮。李玉明不是第一個讓我
毫無疑問,我們不需要唐吉珂德似的民間發明家,不尊重人類共同創造的文明成果,特別是不借鑒不傳承,對已經成熟的理論技術做無畏的進攻,這就象自認為是騎士的唐吉珂德把大風車當成假象敵,發起一次又一次的無謂進攻,直到自己精疲力竭,敵人依然巋然不動,這是研究前提選擇錯誤的悲劇。 值得注意的是,民間發明家的共同特點:一是來自農村,二是受教育程度偏低。來自農村決定了其視野的局限性、信息的短缺、市場意識的欠缺。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大量吸引人眼球的民間發明創造,不是由信息和技術知識更為具備的城市技術工人來發起。城市技術工人受的是分工協作的現代化產業思維的影響,使他們在面對一個創作靈感時,會更多的考慮到一個點子到起成為一個樣品的整個過程,如何充分利用現有工業設備和技術的優勢,細化分工、環環相扣。城市技術工人不同于農村民間發明者的另一個特點是,具有更強烈的市場意識,一個發明有沒有市場,對社會的正面意義是什么,都在其前期的考慮之內,市場意識的最簡單的體現就是投入產出的核算。李玉明所投入的巨資目前看來是血本無歸,即使其獲得了成果,從一個樣品到成為可以批量生產的產品,期間的各個社會環節如何銜接?這依然是他陌生而必然要走很多彎路的問題。 當然,飛機、電話、汽車等的發明難道最初不都是民間的發明創造行為嗎?國家乃至人類的發展是關系到每個人的事,并不是某些機構或是專家獨享的權利。從這個意義上說,應該鼓勵一切的來自民間的發明創造。如果民間的發明創造不違反現行的法律和對現行的道德規范造成威脅,那么這種來自民間的發明創造豈不是人類的福祉?問題是應該給來自民間的熱情一個合適的、合理的宣泄方式。對于一再出現的民間另類發明家,我們怎么忍心看著他們在前人已經攻克的堡壘上,再傾其所有一博,消耗光陰?社會應該提示他們:其實,有時侯放棄才意味著更好的開始。 (稿源:紅網) (作者: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