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吉尼斯為何能大不能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2日 11:03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周士君 如今,國人鼓搗出的“國產吉尼斯”日見其多,而且大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能大不能小”——據2月1日《長沙晚報》報道,2005年春節期間,常德市旅游局將在桃花源風景名勝區舉辦大型新年祈福活動,屆時一個直徑達到9米的桃花糍粑將申報“吉尼斯記錄”,該桃花糍粑由40名男青年和40名農婦制作完成。
類似靠大取勝、且能大不能小的“國產吉尼斯”,似乎正蔚然成風。去年的“愛牙日”,深圳就營造了“萬人齊刷牙”的盛景;前些時候,四川某地更展現了“萬人齊喝奶”的壯觀景象。而這些活動組織者的動機,也都紛紛指向“吉尼斯記錄”! 自從“吉尼斯”這個洋家什傳入我國以來,其“挑戰自我、超越極限”的原汁原味似乎就變得一塌糊涂。其中,既不乏起哄富商的投資和力捧,更不乏無聊人物的參與和力推。于是,商家掏錢出資,有關方面拉丁出人,場面再壯觀宏大、耗資再壯闊驚人的“吉尼斯記錄”,也都不在一些人話下了。而曾經趣味盎然的“吉尼斯”,在某些人激情的烘托下,便也就淪為只能大不能小的“燒錢”游戲了。 有句古語: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以娛樂休閑的面目而存在的“吉尼斯”,一到我們這里就迅即變味,一些人為其投入的熱情之高漲,著實令人瞠目。于是,純粹娛樂和消遣的“吉尼斯”,卻成為一些人的大事甚至“政事”。人家多是自掏腰包舉辦活動,而“國產吉尼斯”的組織者,卻要么是“吃大戶”,要么干脆動用公共財力托盤,組織者非但不付分文,甚至還會成為最大的贏家。 對于“國產吉尼斯”的某些承辦者而言,愈是將場面做大,便也愈顯其能耐,而且獲利愈豐——這就難怪“國產吉尼斯”只能大不能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