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有權懷疑官員的自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8日 09:52 中國青年報 | |||||||||
朱四倍 2004年底,南京市出臺了小汽車配備、更新使用管理暫行規定。現任副市級(含)以下領導干部不配專車的內容引人矚目。一些市民認為南京的這一用車規定是“說得很好,但執行起來可能很難”。南京市紀委負責人坦陳:這是很現實的問題。目前,領導干部公車私用向單位交納費用,主要還是靠他們自覺,由他們主動交納。(《中國青年報》1月26日)
南京市現任副市級(含)以下領導干部不配專車之所以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我國的“車輪腐敗”現象有密切關系。有關數據顯示,20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國約有350萬輛公車,包括司勤人員在內耗用約3000億元人民幣,已經成為財政不堪重負的大包袱。社會轎車每萬公里運輸成本為8215.4元,而黨政機關等單位則高達數萬元。并且現在的公車使用漏洞很多,基本上是“三三制”:公務用車占三分之一,領導私事用車占三分之一,駕駛員自己用車占三分之一。面對這種現象,改革公車的呼吁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公車私用是政府內部公務人員依托政府實現個體利益,并由此外化,在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成為明目張膽的損公利己行為。 就南京市的公車改革來說,面對公眾的質疑,紀委負責人認為,改革的成功與否要看官員的自覺。這在筆者看來,絕對是一個天方夜譚。如果靠官員的自覺,可以解決公車問題,還出臺各種各樣的制度干什么呢?制度出來了,不是靠堅決執行來取得實效,而是靠官員自覺,充分說明了制度設計的疏漏。我們知道,任何制度的設計都不能擺脫對人性的選擇問題。好制度的目標是讓個體有繼續行善的積極性,而沒有為惡的積極性。不同制度設計的主要區別,就是對于人性預設的差異。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中說過,美國的民情之一就是對官員的不信任,因為他們最接近權力,也更有可能成為無賴;如果不用一項權力去監督制約他們,他們有可能把整個國家抱回家。事實上,英美國家的人性預設是“人是無賴”,就是說一有機會他便會占便宜,一有權力,他便有可能腐敗?抗賳T自覺來決定公車改革的效果,有關部門在設計制度時把官員看作“圣人”,不可能取得期望效果。 根據所有權理論,只有將所有權明晰,個人行為才會最有理性和最講效率。人們絕不會對屬于自己的東西毫不珍惜。而對所有權不明的公共財產,人們往往會過度使用而不考慮效益。因此,公車改革只能在所有權明晰的情況下才能取得效果。民意對南京市這次改革的質疑,以及制度設計對官員自覺性的依賴,都值得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