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周刊:適應當今社會經濟環境的七大生存定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1日 17:18 贏周刊 | |||||||||
有朋友問我,如果危機來到了,我們如何才能避免?說實話,我發現自己無法回答;事實上,如果危機那么容易避免,危機也就不再是危機了。 關于我們生存環境的七大定律 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2004年,像常言說的是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一年,所有的官方統計數據都足以證明,但透過輝煌的數據,是否仍能隱約感到些微的不安。 宏觀調控以來?地方政府再成眾矢之的。許多人認為是地方政府造成了本輪經濟過熱,但細想之下,地方政府不能制造總需求,沒有權力印鈔票,也不能搞財政赤字,顯然不具備制造過熱的條件。客觀地說,這一輪過熱?就象雙層巴士往山下沖,來勢兇猛,卻不是一臺發動機發力,而是多臺,可謂原因復雜。包括“世界工廠”主導下的增長,擴張性財政政策未能及時調整,民企化改革所帶來的制度能量釋放(如民營經濟進入新的投資領域);地方政府至多是響應前一輪經濟下滑時期中央發展經濟的號召的結果。所以以今天的政策和法令去責備昨天的行為,似乎不妥。想想前幾年的緊縮?央行跑到大街上撒鈔票還撒不出去呢。 好的開始,未必就有好結果;壞的開始,結果往往會更糟。 在國內,汽車行業被突然狙擊了,沒有人能夠確切地說出為什么,總之各地的汽車市場都進入冰封。家電行業也一樣,各大家電企業也都不怎么景氣。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而工業制成品價格不斷下跌,都說明了企業的日子不好過。這些現象,說明我們的增長仍然是投資擴張型,除了不斷擴張,企業拿不出提高利潤率的有效辦法。 排隊時,另一隊總是比較快;換了隊,這一排就動得比較快了。 物價在漲,為躲避貨幣貶值,人們開始投資,一切只要是可能保值的地方,都塞滿了游資——房產上漲早已不是新聞;黃金也瘋狂;溫州人收(購)完房子收(購)煤礦;農村土地價格上漲了24%。然而可笑的是,本應該作為公眾投資最佳場所的股市,上周卻創下了5年新低。 可憐的不光是小股民,大企業也遭遇相同。大型企業需要資金補漏洞,上市成為它們共同的口號。然而,任何一個全流通的消息,任何一個新股上市的消息都能引起一輪瘋狂的拋售。新低,又是新低。股民如同懼怕瘟神一樣懼怕新股。 別跟傻瓜吵架,不然別人搞不清楚,到底誰是傻瓜? 想在A股圈錢,怕是沒門。于是企業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去海外上市,去騙洋人的錢。 但西方人不怕這個,禿鷲們一擁而上購入中國股票。中國公司以為得逞,然而,沒過多久,一張張告票被送到了中國公司的手里,老板們忽然意識到,原來,那里不是證監會說了算的地方。這些禿鷲們大量收集了中國公司做假的證據后,開始行動。于是,“買中國股票,也許會漲,它若不漲,就告它,讓它賠償”成了華爾街律師們的最新致富路。 美國股市如此,香港、新加坡也好不到哪里去,很快,中航油完了;黃宏生也完了。 一分鐘有多長?這要取決于蹲在廁所里還是等在廁所外。 房地產現在是“高處不勝寒”。盡管千奇百怪的利好不斷,但對于普通百姓講,游戲已經結束。100萬的房價,不管它將來如何上漲,對于月工資3000塊左右的人來講,結果同樣。所以大可以心平氣和地看看地產商們在臺上唱戲。2005年,房價要飛往天堂? 人民幣,冒天下之大不諱,12萬億的貨幣總量,一年4萬億的貨幣增發量。傻瓜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通貨膨脹,巨大的風險籠罩著未來,人民幣還能挺住嗎?只要能夠讓人民幣頂住,什么招都可以用,包括往國外帶。 不要以為自己很重要,沒有你,太陽照樣升起。 2004年,大學生就業率為73%,相對于上年83%左右的就業率降低了不少,畢業生的工資,打開GOOGLE搜索,重慶大學生起薪比2003年降低25~30%,而上海2004年本科生首月平均工資1680元,比起上海市各類畢業生2003年度年工資收入平均達到35072元來。今年的大學畢業生還要增加20%,2005年,大學生們要遭遇什么? 別試圖教貓唱歌,這樣不但沒結果,還會惹貓不高興。 所以2005年,我們還必須謹慎,注意物價關系,注意投資,注意儲蓄。 對付危機有很多辦法,國家的有改革,改制。個人的有炒作、投資,但都不容易。作為大部分普通人,新年之初,我只有寥寥幾句建議——不要隨便投資,不要追逐炒作,注意節約。盡管通貨膨脹會吃掉你絕大部分的儲蓄,但是危機到來的時候,你的儲蓄畢竟還是你的救命稻草。 全球矚目的(貨幣戰爭) 即將在2月4日舉行的西方七國首腦(G7)會議上,中國會就人民幣匯率問題發表讓市場感到驚訝的言論嗎? 貨幣政策往往是對宏觀經濟影響最大的因素,經濟狀況的好與壞,與通脹或通縮等貨幣現象總是緊密相關。去年人民幣是否應該升值的討論成為全球矚目的話題。 最有意思的是,海外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聲音多出自官員和金融機構及產業組織領袖之口,而主張人民幣匯率應當保持穩定的觀點,則大多出自著名的專家學者之口, 如“歐元之父”蒙代爾說: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至少將產生六大影響:將影響中國出口;使中國通貨緊縮面臨更大壓力;導致中國對外資吸引力下降;降低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增大就業壓力;財政赤字和銀行壞賬可能因人民幣匯率升值而增加;進而影響中國貨幣政策穩定。 但現今世界上,有幾個人去聽學者的意見呢?尤其是10月28日,央行“突然”宣布加息,緊接著,11月16日央行發布《個人財產對外轉移售付匯管理暫行辦法》。個人可以向海外合法轉移個人財產,可以看作是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又向前邁進的一步。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一度空前增強,數量不明的國際“熱錢”隨之涌入中國,拉開了一場“豪賭”人民幣升值的架勢。 游資涌入1萬億? 關于這數量不明的熱錢,夸張的說法是1萬億,保守的說法是1千億。專家如此測算,中國外匯儲備高達6099億美元,其中去年一年就增加了51%。,去年當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超過了600億美元,貿易順差接近400億美元,但這并非是高速增長的外匯儲備的全部原因——熱錢的流入也是主要因素。另有分析家說,中國貿易順差約1000多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約3000億美元,余下來的1000億美元就是熱錢。1000億美元換算成港幣,近8000億。貿易順差驟然增加的一個原因是某些企業與境外游資相互串通,夸大出口創匯收入,然后把這些美元換成人民幣,把賭注壓在人民幣升值上,期望從人民幣升值中大賺一把。 當然除貿易渠道之外,熱錢還通過其他方式千方百計涌入中國。 “熱錢”大規模撤離? 然而今年剛剛開年,突然有消息說,全球“熱錢”正在大規模撤退。“熱錢”撤退的表象是香港股市的大跳水。在香港股市剛剛度過了驚心動魄的一周后:恒生指數連跌四天,市值蒸發2000億港元。 而此次港股大跌的觸發點,竟源自于1月5日晚公布的美聯儲會議記錄。這份會議記錄認為當前美國利息仍然“太低”。一個“太”字明顯地暴露出美國在2005年持續加息的幾率相當大,而且加幅有可能大大高于市場原來的預期。 正是這份會議記錄,成為蝴蝶扇動的翅膀,導致千里之外的港股遭遇“暴風雨”。 事實上,此次流出香港的“熱錢”是在去年10月底流入的,正值美國再加息0.25%的當口,它們不但沒有回流美國,反而涌進香港,分析家斷定它們潛伏在香港就是為了賭人民幣升值,因為它們一度令港股大升12%。 然而這次分析家則認為,賭人民幣升值的“熱錢”開始猶豫了。 不過亦有分析家認為,究竟有多少熱錢撤出,外界僅僅停留在猜測階段。或許是狡猾的國際投機勢力刻意制造的假象?或許 “熱錢”僅僅是以小部分的外撤作為誘餌,設下了不為人知的陷阱。或許它們正在暗處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總之,即將在2月4日舉行的世界七國首腦(G7)會議上,中國會就人民幣匯率問題發表讓市場感到驚訝的言論嗎?從目前情況來看,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宏觀調控中的不同命運 第一類企業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特點是先犯錯誤后學好。這些企業的老板大多是下海的機關干部,過去都是主流人士。上世紀90年代初,他們都忙于上市,發股票,還在海南炒地皮,然后是控制金融機構,搞多元化,經歷了1994年的宏觀調控,剩下的公司從90年代末,全部都趨向專業化,越做越窄。 第二類是江浙一帶的企業,原來這些企業做得特別窄,專業化做得好。但這些企業老板多是社會邊緣人士,1999年后,他們的地位提升了,扶正了,就開始搞多元化,金融、地產什么都干。所以他們在這一輪宏觀調控中受到的沖擊最大。 第三類是最健康的、海歸辦的IT公司——治理結構很好,直接跟國外資本對接,基本沒有負債,按照國外的管理方式去控制財務。宏觀調控對他們幾乎沒有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