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6日 10:38 人民網-江南時報 | |||||||||
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全國統考課程教材《大學語文》的入選篇目中,《孔子語錄十則》被列為第二篇,其第二則為:“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許多高校在教學中,即將此句作為題目,讓他們據此作文。未料,不少學子交上來的作文,卻是駁論:《駁“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或有的干脆就將題目改為《君子“食應求飽居應求安”》。我認為,當代大學生普遍對孔夫子的這個言不由衷的說教表示反感,應當是有相當理由的。什么時代了,怎能還把這種脫離時代的觀點奉為經典,甚至不加選擇地搬上高等學府的《
對于“食無求飽”的“飽”字,教材注釋及“教參”均將其解作“充分滿足”,后者并且特地聲明它與現代漢語中的“飽”意思有差別;對于“食無求安”的“安”字,也解作“安逸”或“過于舒適”,而并不作“安全”解釋。其實,我認為這都是徒費心機的,因為,在吃的方面,不管是“滿足”也好,“充分滿足”也罷;在居住方面,“安全”、“舒適”也好,還是“過于”什么什么的也罷———人類在日常生活方面的這些需求,不都是最基本最起碼的標準么?而且,如果我們進一步地思考和考究的話,人類的每一分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不論他是“君子”抑或“凡夫”———所有這些,難道不都是人的基本權利,即“人權”的根本要素所在么?!怎么卻成了“非分之想”和“過分之求”呢?須知:“飽”與“安”,均與“過分”、“超出本分”等等無關。 孔夫子是古代偉大的道德家和教育家,他的許多關于人的素質修養的談話,至今仍閃耀著哲理智慧的光輝,成為家喻戶曉的格言和志士仁人修身養性的座右銘,有的格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甚至還走出國門,被寫進法國18世紀所制定的人權憲法,為世界人類的德治思想建設作出了極其卓越的貢獻。但圣人也是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孔夫子也不會例外。孔夫子要求別人(“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而他自己對飲食方面的要求卻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夫子怎么在這時卻忽然忘記自己制定的這條“德治”原則了呢? 細察一部人類的發展進化史,從原始人的茹毛飲血到今天的廣廈華屋,難道不就是一部人類“食應求飽居應求安”的不斷進步史么?如果“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甚至連人的基本需求“食飽”與“居安”都被視為奢侈,并當作罪過,焉能有今天人類的火箭升空、飛船巡天?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亞洲巨富李嘉誠們當初創業之時,如果不是永不滿足,而是成天腦子里盤旋著“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念頭,小富即止,停滯不前,豈會有今天如日中天的成就,同時推動了個人和社會的雙重財富急劇遞增?!記得現代“圣哲”魯迅先生曾說:不滿是向上的階梯,不滿是前進的車輪。旨哉斯言!對于人類基本生活需求的不斷進取,永不滿足,難道不正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基本動力么?!如果這一”動力“某天忽然消失了,不存在了,人類社會還會繼續前進么?! 《大學語文》教材不僅應當對當代大學生們灌輸語文知識,更應該在人文素養上樹立表范。殷殷之情,拳拳之心,天日可鑒! 王若谷,雜文家,曾執教大學中文系,并任海內外多家報刊主編兼主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