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疾控中心:能否治治英語崇拜流行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30日 10:32 中國青年報 | |||||||||
陳小川 上周參加本系統的高級職稱評審會,總算實現了評委會主任的理想———不拘一格選人才,有了一位破格評為副高職稱的優秀記者。去年評委會上,主任稱:明年如果沒有破格的,評委會就不要開了。我當場擁護。并非給評委會主任溜須,而是對當下的職稱評審制深惡痛絕。我就不理解,為什么天公在滿世界早就重抖擻了,都是不拘一格降的人才,為什
如今的后非典年月里,一種流行病迅速蔓延,曰外語崇拜癥。干什么都要考外語。而且是英語崇拜,要是把塞爾維亞語、斯瓦西里語叉得精熟,還未必算外語合格。而且很多一輩子用不著英語的行當,也要考英語,而且成了不可逾越的鴻溝。比如學中藥學的,把淫羊霍、紫河車、何首烏翻譯成英語,管用嗎?估計弄得中外人士都不懂。聽藝術家陳丹青先生說,他已經四年沒招研究生了,全因為極其沒用的英語。有藝術天賦專業成績又好的考生,英語差一分,根本進不了錄取線。而英語成績合格的考生,陳先生又認為不行。陳先生痛切地喊:藝術家絕不是這樣考出來的。 我聽一位在美國任教的朋友說,中國博士生入學考試的英語題,極其難,難度已超過美國。最荒唐的是,一位外國人士跑到北京一所重點中學問老師:我的孩子英語為什么考試不及格。外國人士不解:英語是我孩子的母語呀!咱們的英語考試能把母語是英語的中學生考死,世界之最,值得驕傲。 學英語是為了用的,不是為了考的。北京秀水街賣服裝的安徽、浙江打工妹,西安兵馬俑博物館前賣泥人的陜西愣娃,操著五音不全的英語跟外國人侃價。因為他們只學有用的,不必考試。我學英語就是受了英國農民的鼓勵。我看到一本英國課本的前言里說,很多英國農民一輩子就掌握五六百個單詞,夠用了。于是我在10多年里學了第一冊,多是美音。一次到流行英語崇拜癥的日本,夜里12點多下了地鐵,跟一位年輕女子用英語打聽路,以為會受到尊敬。沒想到那女子聽了,頭都沒抬,撒腿就跑。第二天早上問,才知道駐沖繩美軍前幾天剛強奸了日本女青年。我后來學英語又多了一句話:我是中國人。先說了,然后再問路。時至今日,在下的英語仍然被我女兒譏笑為散裝英語。她本科讀英語系的中西文化班,所以看不起我。我的理想就是達到英國農民的水平,此生足矣。 英語崇拜癥流行的時候,咱們的中文水平日漸不靈。一大群在外企工作的小白領們,英語極其流利,用中文寫封信狗屁不通。進了辦公室就是“我今天的心情不太Happy”,對紐約的地名比北京還熟,其實還沒去過紐約。端午節知道吃粽子不知道屈原。咱們不能馬上就治好英語崇拜癥,總可以從學校的英語時間里勻點兒來學中文吧?要不然過十幾年,咱們學校里的中文課也得請新加坡外教了。 我呼吁,在非典疫情見緩的時候,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拿出點兒精力,治治英語崇拜的流行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