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恥的記憶警報要時時拉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4日 09:32 新京報 | |||||||||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67周年紀念日,南京市于當日上午10時在全市拉響警報并舉行莊嚴的悼念活動。 然而目前僅有的400位幸存者由于年事已高,日漸零落。如往年曾積極參與國際審判、指證日軍暴行的李秀英老人已離開人世。為此人們建議,為李秀英等幸存者做蠟像,設立蠟像館永久陳列,讓他們永遠地警醒世人。(12月13日《北京晨報》)
提起李秀英,讓人始終充滿敬意。這位身世不幸的老人,不僅經歷了大屠殺,而且拼死反抗,最終死里逃生;解放后,她又參與了國際審判,勇敢地站出來指證殘暴的日軍,晚年聽說自己的經歷遭人質疑,老太太再次拍案而起,毫不恐懼,直到逝世的那一刻。她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強烈民族榮辱感、歷史正義感,足以讓那些歷史失憶者臉紅。 一個失去記憶的民族是極其可悲的。從今年國恥日至今,還有那么多地方傳來不和諧音符。 東北某地見證日軍侵略暴行的碉堡,由于缺乏維修資金,面臨倒塌;南京雨花臺一座日軍碉堡將被拆除,在市民強行“阻撓”下才得以留存;亞洲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慰安所”———南京利濟巷2號“慰安所”,自從有關部門放出拆遷“口風”后,社會反響強烈,甚至驚動了國家文物局,才擋住了房產管理部門的“拆遷令”…… 這些烙滿民族痛感的“恥辱墻”、“恥辱石”,在被歲月風化之前就被冷漠人心風化,某些人何以面對南京大屠殺中殉難的30萬亡靈,面對在抗戰中失去生命的數千萬同胞? 因此,筆者認為,國恥的“記憶警報”不能只在國恥日拉響,它應該時刻回響于我們的耳畔。始終保持對民族歷史的痛感,才會明晰“知恥而后勇”的意義。特別是在當年屠城災難中幸存的400位老人的身影漸行漸遠時,隨著這些歷史活化石真正湮沒于歷史,一粒粒記憶的種子更要撒播在我們的心里。 □張培元(河南公務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