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隨筆砸談 > 正文
 

門票漲價 別假托保護的名義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3日 16:52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新華社記者 沈路濤

  最近北京故宮等六處世界文化遺產景點擬對門票價格作出調整,其中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就是利用所謂價格杠桿控制流量以保護古跡。同時還“美其形式”搞了一個“眾口一致”的價格聽證會,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門票風波。

  同樣的理由4年前也曾經被借用在另外一個世界遺產地———周莊。而周莊的門票提價4年后,前往觀光的游客卻依然有增無減,絡繹不絕。同樣的理由,在六遺產漲價消息傳出后已經產生了聯動效應,張家界等一些遺產地正準備群起而效之。

  當然,明眼人也知道,故宮的門票近十幾年來從幾元漲到幾十元,但除了非典時期,游客哪一天都沒真正少過。所謂的“價格控制流量”只是一種假托于保護的名義,實際上背地里“愛”的是在別處:將文化當成了搖錢樹。

  正因為有了這種“愛”,世界遺產在一些地方眼里成了一塊金字招牌,它的價值在于是一張在國際市場暢通無阻的“世界名片”和躋身“國際旅游熱點俱樂部”的特殊通行證。于是,一想到只要跳進這一“龍門”,就會身價倍增,財源滾滾,全國各地申報世界遺產的熱情因此空前高漲。從南到北,至少有百來個單位在“申遺”的門口排起了一條長龍,不遺余力地想擠進門檻。

  應該說,聯合國設立遺產名錄,目的不在于激發各國申報的積極性,更不是保護遺產的終結,而是通過申報更好地促進遺產的保護。而實際上,一些地方“申遺”成功以后,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丟掉了這一初衷,匆匆忙忙地將遺產貼上了旅游標簽,坐在門口收錢,有的干脆大肆進行殺雞取卵式開發。而一些地方官員將“申遺”打上了政績的標簽,在水漲船高推動這種積極性之后,早把遺產的保護丟在了九霄云外。

  應該說,文化已經進入一個產業化時代,用文化去賺錢本也無可厚非。作為一種軟環境,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現代文化的建設都是一種投資,但它絕不是短期行為,不能立竿見影地得到回報。以為申辦個頭銜很高的遺產標簽,興辦個節慶,建一個仿古的樓臺亭閣,就是復興和傳承文化,就是開發文化環境,就能吸引旅游觀光和招商引資,就能立馬大把大把地撈回成本,實際上是對文化的一種誤讀。

  聽說過有些地方曾在“申遺”過程中投入過大,目前還處于負債狀態,而對遺產的過度開發則使自己的名聲每況愈下。也聽說許多地方的人造景觀,自一開放就門庭冷落,日子難以為繼,有的最終免不了被拆除的命運。文化的產業化不能將文化功能本末倒置,不能違背文化自身的規律。光顧著用文化去賺錢做生意,最后的結果就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生意沒做成,卻糟蹋了當地的文化資源。

  而一些政府部門假借文化的名義,把諸多的“偽文化”當做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從文化中撈資本,卻沒有真正對此有所建樹,結果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使當地的文化失去了生命力,最終也就失去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根基和后勁。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門票漲價新聞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圣誕節
圣誕和弦鈴聲專題
3DMM
養眼到你噴血為止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dd id="6626k"><strong id="6626k"></strong></dd>
      <sup id="6626k"></sup>
    • <input id="6626k"></input>
      • <sup id="6626k"></sup>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