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隨筆砸談 > 正文
 

空調變形記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8日 14:07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丁凱 北京報道

  在西三環規劃中的一幢寫字樓,又將上演一場拋棄“傳統的中央空調”的建筑革命,而這幢建筑的主筆正是鳥巢的設計者赫爾佐格。在赫爾佐格設計的這幢怪異的樓體內,中央空調不復存在。

  承擔把傳統的中央空調趕出寫字樓任務的,將是推動”空調革命“的瑞士Keller博士的技術。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至今,Keller一直在研究如何讓建筑使居住者更加舒服,將之推廣到全世界的新興建筑中。在中國則是北京的鋒尚及MOMA,已然應用他的技術。

  引進Keller博士的新興空調技術的是田原,她有著一付情緒相當張揚的聲調,說起Keller博士的空調觀,她像在教堂里宣讀圣經一樣專注。在瑞士學成回國后,建筑物理學博士后田原一直在北京主持其導師Bruno Keller創辦的公司在北京的辦事處。

  “這將是亞洲第一幢使用這種制冷采暖系統的辦公建筑”,田原說道,這種技術說來簡單,就是在鋪設于天花板中的塑料管里通入不同溫度的水進行采暖和制冷。

  這些對話發生在2004年11月,空調已經度過了102歲生日。來自中國社科院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3年9月,中國城鎮居民每100戶就擁有61臺空調,而今天,一座沒有安裝空調的寫字樓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空調在徹底地改變著人類的工作、生活方式。這種改變卻始終在遲疑與否定中發生:在被發明出來的100年間,空調幾乎是進展最為緩慢的電器,空調的滄桑步履背后是人類整體的沉重疑慮。

  衰老的新技術

  從空調技術方面講,建于1957年的人民大會堂在當時恐怕帶上了一點點科幻色彩。人民大會堂采用的采暖技術即是在天花板中埋設金屬管道,并在其中通入一定溫度的水進行采暖,采用這種技術,維護者只需保持水溫恒定,建筑系統具有一定標準的熱工性能——尤其是密閉性即可?雌饋,這無非是把傳統的暖氣鋪到天花板中,但實際上是把暖氣采用的空氣對流方式改變為熱輻射方式,暖通方面的術語將其稱為冷板技術。這種采暖技術在當時已經頗為成熟。

  據MOMA的開發商——當代集團的副總裁、總工程師陳音介紹,“問題在于,當時的管道是鐵管或者銅管,這種材質的壽命遠遠不及建筑本身的壽命!标愐舯硎,相對于金屬管,PB管顯然先進得多,“建筑的壽命有100年,PB管的壽命就有100年!

  將管道材質替換成壽命可及幾代人的PB管,是技術的進步之一。由于歐洲氣候的原因,人們并未考慮制冷的需求,Keller的開創性則在于,在管道中通入溫度較低的水,使這套系統具有制冷能力,并將其四處推廣。

  似乎有點現身說法的味道,田原的辦公室就設在鋒尚國際公寓的一套單元房內,她常常會對來訪的客人表示,歡迎他們在不同的季節到鋒尚來,感受這種使房間看不到任何制冷和采暖裝置卻能冬暖夏涼且空氣清新的技術。

  “這一技術實際上最初就是被應用于辦公建筑的。”田原說道。相對于住宅來講,寫字樓的空間更為完整、寬闊,更有利于管道的鋪設,使這種技術的實現難度更小。相對于中央空調來講,這套技術系統的優勢非常明顯:沒有吹風,沒有噪音。

  技術挺進,介質回歸

  用水調節溫度,有點似曾相識。我們對糧票、肉票并不陌生,而清代官員曾經用冰票在夏季領來皇宮發的冰塊來消暑,北京的雪池胡同據考證就是古代皇家儲存冰塊的冰窖之一。

  陳音說:“中國古代宮廷中,冬季將冰貯藏在冰窖中,夏季放在室內,用于降溫,我看這實際上也是空調的雛形。”據《詩經.七月》記載,3000年前的臘月,人們“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所謂凌陰就是冰窖。清朝時,北京城共分四處設冰窖18座,統由工部都水司掌管,共儲冰20.57萬塊,皇室就靠這些冰塊度過炎炎夏日

  我們似乎不必像開利空調現任總裁戴杰儒(Geraud Darnis)那樣為古人擔憂。他說:“我聯想起100年前沒有空調的世界,當時人們只能應用一些低效率、非持久的方式來對付難熬的酷暑和嚴寒。”102年前,美國人威利斯.開利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空調,其后創辦了開利空調公司。

  當材質出現掣肘時,技術為我們找到新的材質,技術讓人們告別傳統,走向舒適的現代化,我們似乎真的應該對未來心馳神往,對今天感恩戴德。

  人類從不忘記夸耀自己的技術成就,畢竟人類惟一的驕傲就是用技術改造自然。但是這樣的情景讓人困惑:Keller的“水空調”在顛覆了中央空調的冷熱空氣對流技術之后,與3000年前中國宮廷的“空調技術”不期而遇,重新走回用水作為介質的老路上來。Keller的技術系統中,在夏天和冬天分別在管道中通入20℃和28℃的水,通過熱輻射來控制室溫,對自然環境損害極低。傳統空調使用氟利昂、通過壓縮機強行冷卻空氣,這種做法戕害臭氧層,粗暴地破壞著自然環境,我們在為這種技術眼前一亮的同時,難免產生這樣的疑問:究竟是誰的勝利,人還是自然?

  空調噩夢

  災難除了使人產生劫后浪漫主義的幻想,還能催生一批《十日談》、《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樣的文學作品,而人們已經習慣于在災難來臨之前把預言當作童話,災難結束之后在抱怨中反思。

  不得不承認,水空調的回歸過程,正源于這種反思。

  2003年5月23日,中關村40多家寫字樓工程部主管坐在一起,在已經突破30℃的酷暑中討論要不要開中央空調。當時,北京正在與非典對抗,辦公室里的人們開始相信,中央空調的吹拂有如浴池的浸泡,將一個人身上的病菌散播四方。盡管中國建筑設計研究所總工程師、暖通專家潘云鋼表示,并沒有確切數據能夠說明中央空調傳來的風里細菌濃度足以使人感染,盡管《中華工商時報》將空調的平民化列為新中國55周歲凸現社會進步的55大變化之一,人們還是開始懼怕中央空調,并用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抨擊空調的精神進行自勉:“堅強而高尚的人不會向酷熱低頭”。

  即便不是非典,人們也已愈發重視空調的噪音與其制造的四處流動的混沌空氣,這些是空調病、亞健康的直接動因;而空調、電腦帶來的“電子霧”甚至威脅男性的生育能力。也許四十年后,如今辦公室中的壯年男女們在彌留之際會慨嘆:中央空調毀了我的一生。

  《清涼舒適:美國與空調的羅曼史》一書的作者瑪莎.阿克曼認為,空調之所以出現在寫字樓里,是因為老板們相信在工作場所安裝空調可以提高員工的生產力,更好地為老板們創造價值。50多年前,亨利.米勒在《空調噩夢》中寫道:“他們(美國工人)不知道,盡可能好的條件(按照美國的說法)意味著老板的最大效益、工人的極端服從和整個公眾最嚴重的困惑與最深刻的醒悟!

  無論怎么看這都是一個玩笑:你希望提高生產力?現在我偏要降低它。如今,傳統的中央空調不僅不再像以前一樣提高員工的生產力,反而對生產力構成了威脅。

  能源與美國精神的危機

  除去破壞環境、損害健康,能耗巨大是傳統空調面臨的另外一個窘境。還有哪樣發明蒙受過這樣的指責?30年前,美國的另外一位總統吉米.卡特因為空調造成的能源揮霍而將空調斥為“美國精神的危機”。

  80年前,人們甚至相信空調對人類健康有益。那時,空調承諾提供“像山頂上一樣涼爽的清新空氣”;50年前,社會學家們認為空調和電視一樣,帶來了單調乏味的生活;在人類最終發現空調謀害人類生命之前,空調最顯著的惡意是對能源的巨額消耗。

  陳音說:“傳統空調相當于把室內的熱能硬搬到室外,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边@種做功過程對自然生硬而粗暴。

  于是,人們再次開始反思。據報道,2004年7月8日開始,北京市6000家企業執行節電輪休制度,通過休息節約能源。2004年6月26日,北京有六家民間組織共同發起了“空調26℃節能活動”,倡導人們不把空調溫度設定在26℃以下,活動的組織者廖女士表示:“我家里沒裝空調。有時候我和女兒比賽誰出汗多!

  田原和已經應用這項技術的開發商們告訴我們,“水空調”的另一亮點是節能。潘云鋼也表示,在這種技術頗為流行的德國,建筑能耗的要求是北京的1/3,就是說,這種符合德國標準的技術有望把建筑的能耗控制在北京的1/3。陳音道出個中原委:“實際上不是這種技術本身可以節能,而是應用了這種技術之后,要求建筑必須節能!

  潘云鋼表示,這種系統的采用要求建筑物具有優良的熱工性能。據田原介紹,以窗體建材為例,MOMA和鋒尚使用的LOW-E玻璃就是為了降低能耗,保持室內溫度。這種玻璃分三層,內側的涂層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室內室外的熱交換。

  所有的空調都要求空間的相對封閉,隨著技術進步,這種要求更為嚴格。亨利.米勒說:“從地形上看,美國壯麗無比——而且讓人震驚。為什么讓人震驚呢?因為世界上除了這里沒有任何地方像美國一樣把人和自然隔絕得如此徹底!蔽覀儚淖匀唤绔@取的巨大能源,實際上是用來支撐空調將我們與自然隔開。

  “水空調”在技術提升的同時也提升了人與自然隔絕的嚴密程度。

  鋒尚與MOMA的銷售單價都不低于14000元每平方米,陳音表示:“使用這套系統使我們的開發成本提高了30%!睋镌榻B,在鋒尚國際公寓之前,深圳萬科曾經與田原接觸,希望在自己的研發中心中使用這一技術系統,而對方的開發成本預算是600元每平米,這讓合作最終未果。我們所做的,就是付出高昂的代價,保證與自然的隔絕。

  誰選擇誰?

  好吧,讓我們對自然溫和一點。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有哪些道路可以選擇呢?

  傳統的中央空調采用上送風的方式。據潘云鋼介紹,從傳熱效率和空氣衛生程度講,地板送風系統比上送風方式更為優良。因為上送風的方式會將已被污染的熱空氣從房間上方吹到人的呼吸區,而下送風則無此顧慮。但是地板送風的問題在于國內一些城市空氣粉塵較多,地板衛生不易維護,下送風在室內衛生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反而造成污染。尤其是在辦公室的使用中,由于下送風的風口不能靈活移動,因而很難適應辦公室變化頻繁的家具擺設和人的座位變化。

  那么換個方式,在香港和東南亞,有一部分寫字樓的確在采用地板制冷的方式,潘云鋼表示,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熱舒適度,因為人們會覺得腳冷;而田原表示,在北方城市同時需要供暖和制冷,將管道埋入地板等于回歸到空氣對流方式,渾濁的空氣無法被有效排除。

  所以,我們選擇了天花板。就潘云鋼的了解,西三環的那幢寫字樓的開發商希望打造一套不設天花板、從房間頂部樓板直接熱輻射的系統。我們總是有辦法的,總是有選擇的。

  鋒尚國際公寓為降低能耗,曾要求業主不要開窗,最初業主們難以接受,據田原所說,業主們在適應了由置換通風系統帶來的經過處理、沒有粉塵的新風之后,都漸漸習慣于緊閉窗戶。創造并臣服于技術,似乎是人類的最大成就。

  然而,自然仍然在選擇我們可以采用的技術。就像這套新的空調系統,在中央空調成為健康殺手的時候,自稱解決了健康問題;在能源危機的時代宣稱節能。

  鏈接

  百度一下“水空調”相關網頁已有3630篇。隨著新空調技術的到來,人類健康、環境保護、能源利用真正的平衡時代也許來臨了。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歐洲冠軍聯賽
深圳健力寶獲中超冠軍
雀巢奶粉被訴造假
2005中國國際時裝周
廣州車展美女圖450張
經典兩廂車狂熱貼圖
家居家裝實用圖庫
北京打折樓盤信息匯總
劉翔自傳:我是劉翔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