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外”是北京治堵的敗筆
一遇到難題需要解決,就首先拿非戶籍人口“開刀”,就習慣性地回到地域歧視的老路,這是各地公共政策的一大頑癥。當北京人在其他城市居住卻不能在當地購車時,又該作何感想?
□晏揚
近日,北京治堵方案正式發布,該方案明確了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控制小客車數量、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提高中心城區停車收費標準、限制非京戶籍人員購車等措施。鑒于北京作為首都的特殊地位,其治堵措施將會對其他城市產生“示范”作用,因而北京治堵引起了全國媒體和民眾的廣泛關注。
如果說治堵是必需的,那么治堵必然以限制民眾的部分權利為代價。當一項公共政策不得已而限制民眾權利,其首先應當遵循的原則就是公平,也就是一視同仁,相對于“患寡”,人們更“患不均”。從這個角度看,以搖號方式發放車牌、控制小客車數量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它對每個人、每個單位都一視同仁;但是,非京戶籍人員必須“持本市暫住證且連續五年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才有資格參與搖號,這個“限外”措施是大可質疑的,因為它對本地人、外地人區別對待,不僅有失公平而且涉嫌地域歧視,堪稱北京治堵方案中的最大敗筆。
那些剛到北京工作、創業的人也有購車需求,他們的購車需求并不亞于北京戶籍人員,尤其對于那些在京創業的人,車輛幾乎是必備的創業條件之一;但凡想在北京購車的外地人,大多是想在北京長期發展的人,也大多是收入不錯并看好個人發展前途的人;但凡在北京居住的外地人,不管時間是否滿五年、是否連續五年在京繳納個稅,他們至少都在北京消費,在為政府財政收入作貢獻;外地人在京購車并在京使用,要繳納各種稅費,修車、洗車能拉動消費、增加就業,同樣是在為北京的發展作貢獻……限制外地人在京購車,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
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限外”措施的對象卻不包括在京居住的港澳臺人員和外國人等。這不僅是對本地人、外地人區別對待,而且外地人也被分為兩個等級,如此不平等政策出現在首都的治堵方案中,讓人大跌眼鏡。
由限制外地人購車,人們很容易想到北京等城市限制外地人購房。其實兩者是有根本區別的:限制外地人購房意在打擊炒房,因為外地人在京購房可能并非用于自住,而是用于買賣;但外地人在京購車卻只能自用,因為搖得的購車指標不能買賣、轉讓,車牌也不允許升值,因此沒有理由像限制外地人購房一樣限制外地人購車。況且,北京限制外地人購房僅僅要求“在本市繳納個稅一年以上”,而限制外地人購車的要求顯然苛刻得多。
實際上,對外地人和本地人在京購車一視同仁,并不會引起什么大麻煩,那些不在北京長期居住的人,誰會沒事找事去北京買車、掛北京牌號呢?在北京購車的外地人,定然是在北京長期居住并有強烈購車需求的人。讓外地人平等參與搖號,只不過攤薄了本地人獲得購車指標的幾率,就像外地人到北京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北京本地人的就業———對于后者,通過長期爭論我們已達成共識,“影響本地人就業”不能成為限制人口流動的理由,那么對于前者,基于相同邏輯和理由,顯然不能以影響本地人利益為由限制外地人購車。
一遇到難題需要解決,就首先拿非戶籍人口“開刀”,就習慣性地回到地域歧視的老路,這是各地公共政策的一大頑癥。北京作為首都,其治堵方案中的“限外”措施無疑開了一個壞頭,如果全國各個城市紛紛效仿,流動人口既無法獲得流入地戶籍也無法在流入地購車,那將是一幅多么怪異的圖景,人口自由遷徙又將如何實現!當北京人在其他城市居住卻不能在當地購車時,又該作何感想?人口自由流動、戶籍平權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和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在這種背景下,北京治堵方案中的“限外”措施顯得無比扎眼,與其“首善之區”的名分嚴重不相稱。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