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最近幾日,沒有什么比物價更能牽動人心。全國范圍內,“國16條”出臺,發改委也多次表示要控制好物價。而福建福州等地,甚至直接出臺了政府限價令。
但與一片控制物價聲相對應的,依然有漲價聲音。比如11月22日,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乳業巨頭均向記者證實,近一個月來已相繼對旗下部分產品提價。
在食糖價格堅挺的現實里,乳業企業的生產成本無疑會有所增加。因此,幾大乳業巨頭出于維持一定利潤的目的,相繼提高旗下部分產品價格,實際上都是市場規律所決定的,也是人之常情。只要乳企沒有相互勾結或者利用壟斷地位哄抬價格,我們也沒有理由對其提價行為橫加指責。
但面對國務院16條措施控制物價要求,面對發改委不斷加強的控制物價措施和手段,面對老百姓“稻香村里說豐年,聽取漲聲一片”背后的現實痛楚,我想,一些企業,特別是一些國有企業、產品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企業集團,是不是應該放棄一部分利益,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呢?能不能做到不跟風漲價,不為國家控制物價添亂呢?
社會和消費者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企業的產品和服務離不開社會與消費者的購買和使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企業之所以能創造財富,完全是建立在社會和平穩定、市場秩序井然、老百姓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基礎上的。因此,回報社會、以實際行動穩定市場秩序、回報消費者,是企業無法回避也不該推卸的責任。
拿乳企來說,食糖價格低時,不思降價,食糖價格一漲,就跟風提高乳品價格,這顯然是重利而輕義的表現。筆者實在不信,在食糖價格有所上漲的情況下,各乳業巨頭不對產品加價,會虧損或者倒閉!不過少賺了一點而已!
企業有無民族大義,有無承擔社會責任的擔當,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深層表現。在高企的物價已經嚴重背離經濟發展方向,成為民眾最大痛楚的今天,可以說,國家經濟到了特殊時期,社會發展到了關鍵時刻,也到了石油、天然氣、供水、電力、乳制品等一大批企業該承擔社會責任和民族大義的時候了。希望這些企業在這一關鍵時期,能把平時常掛在嘴邊的社會責任,轉化為實際行動。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