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高云才
繼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在9月份同比上漲3.6%并創出23個月新高之后,物價走高形勢在10月份的勢頭進一步走強。農業部公布的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以2000年為100)在11月2日達到174.5,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達到174.2,都比9月份上漲3.5個基點。農產品價格上漲推動CPI上行的同時,購進價格指數連續三個月攀升,必須密切關注。
輸入性通脹推動物價上漲預期
認識當前價格形勢新變化,有利于管理好通脹預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當前,輸入性通脹作為外部的不確定性因素,現在看來已經變為上升的確定性因素。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已經確認實行新一輪貨幣量化寬松政策,此舉必將進一步推動美元走弱。未來一段時間內,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包括各種農礦產品價格將進一步抬升。事實上,有色金屬包括銅、鋁、鎳和貴金屬黃金價格今年以來都在大幅上漲,黃金期貨已經從年初的每盎司1000美元左右上漲到11月3日1354美元。由于美元貶值和國際需求旺盛,有色金屬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加上氣候原因造成一些糧食主產區減產,以美元計價的國際農產品期貨價格最近上漲勢頭迅猛。聯合國糧食價格指數9月上漲5%,處于2年來最高水平。半年以來,世界小麥和玉米價格上漲了57%,大米和食糖分別上漲了45%和55%。
輸入性通脹因素對我國經濟的傳導已經逐步表現出來,購進價格指數從7月以來大幅攀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發布的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數據顯示,購進價格指數從7月的階段性低點50.4%連續三月上漲,8月、9月、10月漲幅分別達到10.1個、4.8個和4.6個百分點。11月1日公布的10月購進價格指數升幅最大,上漲4.6個百分點至69.9%。
CPI走高的原因,除了輸入性通脹因素影響外,國內也受到自然條件不利和新漲價因素的影響。新漲價因素的影響主要來源于食品價格的上漲和居住價格的上漲,這部分占到CPI同比漲幅的64%。1—9月,食品價格上漲了8.0%,居住類價格也在上漲,食品和居住加在一起,對CPI的推動作用達90%。
調控流動性成為管理通脹預期的關鍵
當前,國內需求相對穩定,推動CPI走高的國內需求因素不是很明顯。因此,盡管輸入性通脹存在著一定的壓力,但國內需求穩定,供給有保障,包括我國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今年將再獲豐收已成定局,將是抑制通脹預期的重要力量。
初步統計,占我國糧食產量75%以上的秋糧產量達到1萬億斤以上,為價格穩定奠定了基礎。可以預見,盡管目前CPI還有走高的趨勢,但我國物價水平總體趨于穩定,物價上漲幅度仍處于溫和水平。
通脹預期,歸根結底是貨幣問題。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副會長陳厚義表示,相對充足的流動性在活躍經濟、保障我國經濟實現8%以上增速的同時,也為通脹提供了現實的預期。目前,市場流動性M2達到69.64萬億元。為管理好通脹預期,央行除了加強窗口指導外,還對部分銀行提高了貨幣準備金率,并在近日提高銀行利率0.25%。
當前,必須積極穩妥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這既考驗宏觀調控的能力和水平,又是保障我國經濟由回升向好向穩定增長轉變的關鍵。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