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與生活日用品的“集體漲價”、“集中漲價”。不排除有游資炒作的成因。發改委等部門聯手出擊,組織開展嚴厲打擊炒作農產品行為的專項行動,打出重拳,開出罰單,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投機和炒作行為。但是,游資決非等閑之輩,固然專項行動“蒜你狠”,游資炒作并非“豆你玩”,繼續持續連續“姜你軍”。有人要問“蘋什么”?答曰:游資沒有“安身之地”,就會到農產品上“小息片刻”。現狀是,游資的“生存空間”很窄小,可以合法投資的途徑不廣,可以增值的渠道不暢。不解決這些問題,只會“按下葫蘆浮起瓢”。所以,非公經濟“新36條”不能“豆你玩”。
隨著深圳物價不斷上漲、港元對人民幣連續貶值,風行了近30年的港人北上購買日用品熱潮似乎戛然而止,悄然轉為深圳人入港掃貨。一些深圳市民每每將砂糖、食鹽、有機醬油成箱從香港扛回家,樂此不疲。(11月3日《中國證券報》)
居家過日子,菜米油鹽醬醋茶,看似平凡而簡單,卻是生活最大的成本支出。也正因如此,在物價不斷高漲的現實語境中,“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糖高宗”“蘋什么”“油不得”……這些帶調侃意味卻飽含悲情的新生詞語,才會得到最迅速的傳播,因為每個稱謂的背后都是因成本上漲所衍生而出的生活無奈。
這種無奈之下,風行了近30年的港人北上購物發生了現實倒掛,不能不引起警惕,因為這背后潛隱著非典型的民生焦慮。無疑,深圳人比內地人較為幸福一些,因于地理位置的便利,他們過境到香港“打醬油”方便簡單又省錢。但更多的內地居民,不得不直接面對物價高漲的現實而無所避遁。根據最近的官方監測顯示,北京、上海、重慶等36個大中城市,蔬菜、糧油、鮮肉類及水果等31個食品產品中,與9月份相比共24種產品價格呈不同程度上漲,約占統計總品種的80%!本來任何商品市價漲跌是正常的事,但在秋菜大規模上市的這個物品豐富的季節,80%食品價格同期上漲,不能不說內中異常。當只有一種生活商品漲價時,也許居民消費尚感覺不到太大壓力,但80%食品價格上漲,要說對居民生活沒有影響,那絕對不可能——民以食為天!
深圳人南下香港“打醬油”,使素往赴港購物是一件有些帶有奢侈意味的浪漫旅行,如今卻變成了為廚房和衛生間補貨的苦力之旅。南下香港“打醬油”的深圳居民在言語之間雖顯輕松,但內心仍舊懷有焦慮——若非萬不得已,誰會過境去折騰和勞頓?而更為焦慮的是,物價上漲之余,工資卻未有遞增。
盡管有關方面曾作出解釋,稱物價高漲態勢在一段時間內會得以緩解。但這個“一段時間”究竟是多久,恐怕沒人能給出時間表。那么面對居民生活成本的普遍提高,和一些低收入人群生活的雪上加霜,政府理應視而必見——沒有什么能比生活質量的下降更能令人對民生產生焦慮,也許這種焦慮并不那么典型也并不那么明顯,但同樣在漸漸吞噬民生的幸福感。而這顯然與“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钡拿癖緢陶砟畋畴x。
針對之計,除了行政職能發揮作為,打擊囤貨漲價、行業壟斷等不良市場行為外,還應動用調節手段調劑全國食品市場的貨源分配,這可以使食品價格回歸到理性位置。更要將提高居民收入作為治本之策,加速工資改革的步伐和幅度。而最為快速見效的,是現在為中低收入者發放生活補貼,讓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的同時,也抗過物價高漲的壓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