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李榮融卸任國資委主任 > 正文
朱迅垚
在近日舉行的達沃斯夏季論壇上,剛剛卸任的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發出“壟斷有功論”引起爭議,李榮融說,“如果沒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這3個石油企業,中國經濟早亂了”。隨后李解釋稱,2008年油價高漲時,“三桶油”承受高達1680億元巨額虧損以維持國內市場的穩定。
這一段話孤立地看極容易挑戰公眾常識,但如果因此將李榮融“臉譜化”為反市場主義者就太過粗暴了。這位年近7旬的老人一生最大的事業就是擔任國資委主任這七年主導的央企改革。我們當然可以戲稱他為含辛茹苦的中國央企的總CEO,但或許只有“大管家”這個身份是他最為合適的描述,CEO這樣的現代企業制度頭銜興許也不對他本人的胃口。須明確的事實是,他所處的位置決定他仍然只有“事權”而沒有“決策權”,對他來說,將國企資產優質化,將央企做大做強就是他的唯一任務。李榮融不用像經濟學家那樣去思考央企改革的路徑,同時他也不需要像決策層那樣去決定央企改革的方案,對他來說,他只需要接受一個既定的方案,在這個方案的框架內將他的工作做到最好。
對于官員來說,最重要的是事業理念,事業理念是崗位所賦予的,必須嚴格按照政治規則。官員當然允許有個人理念,甚至可以與自己的事業理念有某些不一致。但對于一位盡忠職守的官員來說,事業理念往往成為個人理念,甚至會內化為他的人生信仰。如同所有傳統技術官僚一樣,李榮融出色地完成了他的歷史任務之后退出了政治前臺,但他所有的人生價值都凝聚在他的事業上,為了維護自己的人生價值,退休之后的李榮融仍然會維護他的事業,比如他曾“管”過的央企改革。
因此,對李榮融的言論不必太苛刻,應當說,李榮融執掌國資委的7年的確完成了當初中央交給他的任務:他不僅建立了完整的國資管理體制,同時,在不到7年時間里,央企資產總額從7萬億元增至21萬億元。李榮融有足夠的資本自豪。但反過來,李榮融似乎又過于強調自己的成績,卻忽略了央企在壯大中也同時積累了大量問題:央企的業績考核機制已經建立,但并沒有建立起市場化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央企高管的薪酬改革更是難以推行;央企資產在迅速壯大,效率卻令人擔憂,不僅遠遠落后于國外優秀企業,甚至與國內民營企業比較也相去甚遠。而在民眾看來,最切膚的感受仍然是某些央企的壟斷格局帶來的諸多民生之怨,而7月16日發生的大連漏油事件受到損失要求賠償的漁民們至今仍然在艱難上訪,出事的那家石油公司并沒有在他們身上履行社會責任。
央企改革像一艘大船,雖然啟航,卻遠未抵岸。這需要李榮融的后繼者繼續努力。但我們不能只看到國有企業的壯大而歡欣鼓舞,也應該看到民營企業面臨的種種束縛和困境,“不在任上,不謀其事”,但愿李榮融榮休以后,不僅關注國有企業,還要關注民營企業發展的艱難,也幫助民營企業鼓與呼。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