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說說圣元奶粉的事情。因為這一次,企業變成了輿論的受害者。
在各大媒體的廣告中常見,圣元奶粉我們并不陌生,當其被疑致兒童性早熟事件發生后,我們有些心態不正地期待著又一個“三鹿”的倒掉。然而,最終的結果是衛生部“定論”發布:兒童性早熟與圣元無關。這一回,奶企成了竇娥,盡管圣元公司在媒體上通過廣告的形式,一再向消費者聲明自己“產品安全”,可這種努力,只是徒勞。大多數的消費者還是選擇了“寧可信其有”。
公眾為什么這么容易相信謠言?不是公眾少了辨別力,根本的原因是一些企業缺乏誠信,二是政府部門少了公信力。
我們把歷史往前翻。當年的三鹿,也是大型國企、名牌產品,還是政府有關部門命名的免檢產品,這些名頭都是足以讓公眾毫無理由地去相信的理由,可最終的結果是,這些理由都是“忽悠”。企業的誠信被事實擊倒,政府部門的公信力也隨之而倒。如此前車之鑒,在人們記憶猶新的時候,置疑難免會成為心目中的事實,澄清不外乎是另一種形式的保護。
圣元是受了連累,可這個受害者,卻找不到加害者為誰。除了對媒體咆哮,似乎已經如失明的勇士,只能亂揮武器,卻不知道刀尖該指向哪個。
企業“受冤”,蒙受損失的是企業自身,最大的可能也就是累及一個行業。與之相比,政府相關部門失去公信,所累及的就不是個別企業個別行業,更可能的是整個社會。
如果追問原因,答案可能只有一個:公眾輿論走在了政府監管之前。就像三鹿事件,如果事件的發端不是媒體的爆料,而是衛生部門自上而下的主動查處,那事情的結果可能會是一樣,但影響卻會極大的不一樣。自上而下的查處,會讓公眾有一種被“罩”著的安全感,知道我們的食品衛生有人監管,我們的生命安全時時刻刻在受到應有的保障。而媒體揭露之后的查處,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亡羊補牢,在此之前,我們只能祈禱諸路神仙,但愿自己不要成為倒楣的那一個。
讓我們得以放下心來,讓企業不再被媒體誤讀,被誤讀后還能很快被重新認識和接受,我們需要看到一個政府相關部門主動查處在前的例子,而不是一貫追在媒體之后被動地調查、澄清。
圣元被冤,只因為食品安全出現的負面問題在此之前一再出現,雖然有政府相關部門的辯冤,但公眾的心態卻依然脆弱不堪,只要觸及“有毒”、“致癌”、“有問題”等字眼,還是會像驚弓之鳥一般做出過激反應。不讓消費者“驚弓”,只有一條道路可行政府部門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和處罰力度越來越嚴格,越來越透明。
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消費者早就被嚇怕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