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房有多少,空置率有多高?近期,這個關鍵性的房地產市場指標,成了說不清、道不明的謎團。各方莫衷一是,統計部門稱“要清楚計算出來很難”。
“空置率”“多套房認定”“二手房價格”等樓市信息的統計、發布,屢屢引發爭議,暴露出房地產一些信息工作中的“軟肋”。顯然,摸清樓市的基本“家底”,完善相關信息的統計、發布工作,為政策制定者和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多科學依據已是不容回避的課題。
謎一樣的“空置率”?
眾所周知,空置率是反映樓市是否過度投機的一項重要指標。在樓市陷入僵持的當下,可信的空置率數據無疑將會為調控和判斷市場提供決策依據。
地處杭州市中心的“深藍廣場”、“楓華府第”等都是前兩年竣工的知名高檔樓盤,交通便利。但杭州城北供電局的一位電力班長說,電力工人每兩個月抄一次電表,這些小區中有約20%的房屋用電量都是零,“應該是沒人住”。
海南省人大常委會環境資源工作委員會6月中下旬對海口、三亞、文昌、瓊海等8個市縣房地產開發建設情況的調查顯示,多數小區平時入住率不到20%,高峰時僅為40%—60%。
在上海,一些地段的住宅樓群,陽臺是毛坯,空調機位空著,到晚上則是一片黑漆漆……
專業部門的說法也讓人難以捉摸。東部地區某城市的統計、房地等部門曾于近年做過住房閑置情況的抽樣調查,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空置率在個位數”。然而同一地電力統計部門卻透露,電表長時間為零的住宅超過30%。
日前,國家統計局把原來公布的房地產“空置”面積改稱為更加準確的“待售”面積。該部門新聞發言人表示,“空置面積”是指已經售出后住房處在閑置無人居住狀態的面積,但“想要計算出準確的空置率很難”。
空置率緣何成為“一本糊涂賬”?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說,空置率缺位,基本數據不全,則調控者心里沒底;官方不說,任由機構亂說,則房地產市場真實的供求關系模糊不清,引發市場判斷失準、預期混亂。
然而,如此重要的住房空置率指標,緣何長期缺位?
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說,一方面是由于房屋空置是近幾年出現的新問題,調查統計制度還沒有來得及作出統計;更重要的是空置的狀態和時間很難給出標準,要清楚計算出來很難。他說:“假如你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在海南買一套房子,平時在北京,周末到海南度假,那算不算空置?”
“首先,是我們‘家底’不清,目前公布的只有新建住房數據,但二手房的存量布局數據不清;其次,空置房的統計標準沒有統一解釋;第三,我國地方差異大,空置情況時刻在變動,這都給相關部門的統計工作帶來了困難。”顧云昌說。
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說,從我國國情看,住房空置問題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據調查,當前住房空置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合理空置”,指新建樓盤為應對市場需求而保留的一定的庫存儲備;二是“轉移支付性空置”,為結婚、上學、養老等將來需求提前購買的房屋,在一段時間內處于無人居住狀況;三是“投資投機性空置”。
完善調控亟待摸清基本“家底”
空置率逐年走高,“一戶多房”逐漸增多……房地產市場正經歷著深刻的結構性變化,能否摸清不斷變動的房地產市場的“家底”并保持相關信息的公開和權威,關系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效應。基礎性信息缺失或失真,調控政策的“精確性”就會受到影響。
中央政府已關注到房地產信息基礎工作的重要性。這一輪樓市的調控政策明確要求:“各地要及時向社會公布住房建設計劃和住房用地年度供應計劃。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加快個人住房信息系統的建設。統計部門要研究發布能夠反映不同區位、不同類型住房價格變動的信息。”
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杰表示,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和地區都在統計住宅空置率,美國、歐盟等很早就開始定期收集和發布住宅空置率的數據,這說明這個指標在技術上是可以統計出來的。
專家建議,結合此次全國人口普查等工作,有關職能部門應積極作為,加緊完善樓市信息的統計和披露制度,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說服力,為市場判斷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讓調控更加有效。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葉鋒 王蔚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