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對于住房空置率,關注很多,爭論也很多。這背后反映了公眾對摸清房地產市場真實情況的渴望。
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05年以來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商品房待售面積。很多人把待售面積等同于空置面積,這是張冠李戴。待售房面積是報告期內,開發商竣工的面積減去售租面積。空置房面積,按官方說法,就是某一時點上已經售出但實際無人居住的住房面積。
客觀來說,住房空置率統計有難度。
首先,是我們“家底”不清,目前公布的只有新建住房數據,但二手房的存量布局數據不清;其次,空置房的統計標準沒有統一解釋;第三,我國地方差異大,空置情況時刻在變動。這都給相關部門的統計工作帶來了困難。
但是,有難度不等于不作為。空置率是樓市精準調控的依據之一。空置率缺位,基本數據不全,則調控者心里沒底;官方不說,任由機構亂說,則房地產市場真實的供求關系模糊不清,引發市場判斷失準、預期混亂。
本輪調控,從供需兩端進行。供端,增加供給既要擴增量,更要挖存量。這就要求把市場的存量房、存量地給逼出來。需端,要減少投機需求,則需增加投機成本。若清楚知道空置率,政府相關部門才能更準確地把握市場信號,實施精準調控。比如,開征物業稅,可以根據空置率及其他統計數字,定出合理稅率,增加投機者的持有成本,迫其拿出空置房,進入市場交易。
上世紀80年代,我國進行過一次住房普查。房改20多年了,很多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們迫切地需要再進行一次全國住房普查或含有相應住房信息的人口普查,獲取準確的樓市數據,為樓市調控政策出臺提供決斷依據,加強調控精準度。
(本報記者 姜赟 整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