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有什么朋友最近要買房嗎?幫我介紹一下,我們店就差最后一單了,不然的話8月肯定關門了。 ”電話那頭的房產中介經理劉銘焦急地向記者說道。雖然7月份在帶看量上升的影響下,成交量有所提升,但是對于已經三個月都交易冰凍的二手房市場,一些中小中介已經難以看到 “曙光”了,門店經營難以為繼成為他們現在不得不面臨的“生死關”。
7月二手房成交量止跌回升
據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qū)域市場中心監(jiān)測數據顯示,新政出臺三個月后部分板塊二手房成交量已經企穩(wěn)回升,普陀長壽、周康、閔行七寶等板塊7月成交量并沒有在5、6月基礎上繼續(xù)滑落,而普陀長風、浦東東城、閘北南部內環(huán)等板塊成交量已環(huán)比回升10%-20%。
盡管買賣雙方仍處于深度博弈中,但隨著投資客的逐步退出,自住型買家入市積極性在慢慢提升。目前各板塊看房客戶中,自住型客戶達9成以上,他們的預算一般在100萬元-200萬元,而他們的還價幅度多在5%-10%,個別板塊客戶還價幅度達到10%以上。剛性需求的陸續(xù)釋放,成為市場回暖的主導力量。“從7月初至今的實際交投行情判斷,預計7月的二手房成交套數環(huán)比增幅將在10%以上”,21世紀不動產上海銳豐總經理葉厚彪如此表示。
中小中介面臨三個月大限
雖然成交量回暖的情況比預期的要早,但是由于看房客戶還價幅度普遍在15%左右,業(yè)主最多能夠提供5%-10%的議價空間,雙方存在不小的價差,導致一些交易最終失敗,而部分中小中介公司在“三個月大限”后,不得不在“曙光”前“黯然謝幕”。
“其實,這個月我一直在跟普陀長風梅六小區(qū)的一單生意,光帶看就不下20組,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意向很濃的客戶,但是最后卻由于價格談不下來崩了。 ”劉銘無奈地說道。作為普陀區(qū)大渡河路的一家小中介的經理,他坦言,正常運營的單體門店能容忍的持續(xù)虧損時間是3個月,前兩個月全部加起來已差不多虧了近10萬元了,再沒有起色,8月肯定關門。
其實劉銘一直在尋求解決辦法,大力推薦租賃,將人員縮減,租賃的門面縮小,但是兩個月的二手房交易都是零,讓他的經營舉步維艱。 “好不容易看到成交量止跌了,但是感覺生意也到頭了。一方面是購房者殺價太狠,另一方面是房東看成交量止跌了,議價空間又緊了,讓我們店的好幾單生意都黃了。 ”劉銘不甘地說道。現在他自詡已經是“病急亂投醫(yī)”了,只要是認識的,有電話的,都詢問是否準備買房。 “或許運氣好,正好有人看中我們店的房子,現在我也是天天在和房東磨,讓他再讓讓價格。 ”劉銘如是說。
對此,業(yè)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從目前的市場走勢來看,雖然出現了止跌現象,但是短期內市場不會恢復到正常水平之上。漢宇地產董事總經理施宏叡就向記者坦言,按照中介單體門店的“三月大限”,再加上現在的樓市傳統(tǒng)淡季,第一波中介門店關門潮或將在8月份進入爆發(fā)期。記者 張駿斕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