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追求GDP為己任的地方官員突然轉向,開始大力追求民生,這是何道理?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想必陜西的吳起、神木兩縣的地方官也概莫能外。那我們在高唱民生贊歌的同時,似乎也應該冷靜分析一下民生這個熱點問題。
首先,政府加大對民生的投入肯定對當地民眾有利。這個不必細說,套用一句時髦的話:政府加大民生投入,民眾獲得更多、更高標準的福利待遇,那是“報復性”上漲。所謂“報復性”上漲,是相對于長期以來政府對于本地居民社會保障的欠賬來講的。欠賬,主要是因為各項建設特別是經濟建設擠占了民生資金。目前多個地區開始響應中央號召,加大民生投入,提高本地居民的社會保障水平。其次,對當地政府的官員有利。一方面,從歷史的角度講,加大民生投入不是創新,是補缺。換句話說,是對之前錯誤的糾正。另一方面,從政績評價標準上講,中央在推動官員績效評估標準的轉變,即用綜合評價標準代替過于單一的經濟指標。地方官員以敏感的政治覺悟和高效的公共政策回應了這種轉變。對于上述兩點,我們應該給予充分肯定,但也不能無原則地一概予以肯定,還要深究其中的制度原因。
制度原因的關鍵在于,追求GDP和追求民生,這兩者是基于同樣的制度邏輯。它們恰如兩生花——— 開自同一個枝杈(制度)。如果現在我們認為,過度追求 G D P是有問題的,那么我們有理由對高調追求民生持審慎態度。追求G D P的政績觀,其背后是建設財政的理念,即政府財政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重心。追求民生的政績觀,其背后是民生財政的理念,即政府財政是以加大民生投入為重心之一,向民生傾斜。但二者有本質區別嗎?根本沒有。首先,都是以政府為主導,以政府關注為主要目標。居民當然一直在關注民生問題,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政府官員的目標和政策偏好。其次,民生財政和建設財政一樣,都是非程序性的,決策過程、投入方向和比例,還是政府首長說了算。再次,都會造成政府巨額支出和民眾的加稅負擔。民生和建設一樣,都需要巨額財稅支撐,這種只能通過稅收來解決,加稅成為必然。再次,都是“有困難,找政府”的整體主義邏輯,立法機關還是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民眾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甚至被排除在決策過程之外,連基本的參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都沒有。這就是基本的制度邏輯。但制度并沒有絲毫創新,改變的只是表象。
因此,地方政府的民生趨向和追求G D P是一個道理,其制度邏輯,執行人、執行方式完全一樣,不同的僅僅是具體的指標。這樣的民生導向,是與以人為本的根本原則有很大距離的,它會不會和G D P一樣只是一個階段性目標?說得不好聽一點,民生導向只是G D P導向第二。正如神木縣委書記算的賬:“花了 1.5個億,把老百姓看病的問題解決了,老百姓爆發出來生產的熱情,這種生產的積極性,這種巨大的社會合力推動了神木的發展”;他還說要算經濟賬的話,政府實際賺了一大筆錢,“民生建設,如果搞得好,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去運行和推進,也是一個高回報的投資”。 □齊衛國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