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
Eyes on china
最近數天,來自南方廣東的好消息接踵而來,譬如中國制造業基地珠三角各地普遍調高最低工資標準,富士康員工薪水提升30%,甚至將部分員工的工資提高一倍。不到一個星期以前,本田汽車公司向另一家供應商的工人承諾將工資和福利增加24%。
針對這些事件,新加坡《聯合早報》網轉發了美國《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性報道,對這種積極的變化予以了肯定性的評估。文章導語開宗明義地宣稱,中國工人不斷要求加薪和改善工作條件,并且正在取得成功,這種變化有望加快整個國家經濟的轉型,使它的增長更多地由民眾的購買力來驅動。
至于加薪的原因,文章認為是中國經濟在過去一年快速反彈,以及更長時期內的人口變化導致勞動力供應緩慢減少。
該文章還較為詳細地分析了給億萬普通工人加薪的好處。文章說,加薪可能會造成深遠的影響。第一個重大影響是能夠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由出口和投資拉動變成由消費拉動。10年來,家庭收入在全國收入中所占的份額一直在下滑,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好處主要流向了企業和政府。扭轉這種趨勢對實現中國領導人和中國的貿易伙伴的期望至關重要:一個不是由政府投資和出口所推動、而是由國內消費者的富足所推動的經濟,將減少整個國家的經濟周期性波動。
第二個重大影響是能夠促進中國經濟模式的升級,改變目前以廉價勞力生產的低附加值產品維持競爭的局面。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駐紐約首席經濟學家范阿克說,由于工資水平不斷上升,中國將不得不更多地轉向供應鏈中附加值更高的環節,從而促進中國經濟的升級轉型。他說,中國將在更多的產品領域參與競爭,甚至是在服務業。
此外,還有另外一個意外的好處,也就是迫使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方式降低成本。對外資企業來說,更高的工資可能會使在華的運營變得更為復雜。不過,由于中國企業的效率越來越高,企業仍有余地在不造成價格大幅上漲或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加薪。
這則文章的分析可以說是十分到位。但真正實現轉變恐怕還需要漫長的時間,許多完全依靠廉價勞工的小企業估計不能也不愿將之付諸實施,這需要地方主管當局改變多年來積淀下來的慣性思維,以人的發展而非GDP為終極歸依,切實強化加薪的落實。更重要的是,根本的解決之道是,讓那些跟薪酬直接相關的主體擁有維護自己利益的機制和行動權利,而作為社會管理者的政府,在資方和勞方之間扮演調解和仲裁的角色,在維護基本的秩序的前提下,保證利益主體之間博弈的權利平等。
·洪中·(上海師大 歷史系)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