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兩則關于開征房產稅的消息引起輿論關注:一是新華社報道,國務院批轉國家發改委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意見,同意逐步推行房產稅改革;二是《經濟參考報》報道,上海試行房產稅免稅面積為人均70平方米,超過70平方米的部分,征收房產稅,稅率6%。
我看了這兩則消息后,最急于知道的是,作為全國第一個征收房產稅的試點城市,上海市為什么要將免稅面積確定為人均70平方米?對于我的疑問,報道中的解釋是:因為按照一個城市三口之家計算,不少家庭有兩套自住房:一套是原有的小兩室,住房制度改革之前的,一般套型面積為70或80平方米;另一套是房改后新購買的改善型大兩室,面積一般為120到140平方米之間。這樣算起來,一個家庭房改前后兩套房共計210平方米左右,正好人均70平方米。因此,人均7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免征房產稅。
盡管這一消息不是官方信息,更不是上海市作為開征房產稅的政策依據,但從有關部門釋放出來的信息看,我似乎有種預感,即房產稅這一旨在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有利于調節社會公平的稅種,有可能步經濟適用房制度的后塵。
也許有人認為,上海市人均70平方米以下住房免稅,是比較客觀和人性化的。但是,我認為類似“客觀”、“人性化”這樣的概念,只有在比較面前才能使公眾感到其真實性。試想:在我國住房制度改革已經20多年后的今天,有多少家庭享受過原來的福利分房?對于廣大普通城市居民而言,擁有老、新兩套住房的家庭又能占到多大比例?當然,我們不能否認一些政府官員、壟斷行業人員以及炒房族擁有N套房的事實。可征收房產稅畢竟不是權宜之計,如果拋開廣大普通工薪階層買不起房或者只有一套自住型住房的現實,而去保護兩套房、人均70平方米的家庭,怎么能體現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由此使我想到,在前一段社會上爭議物業稅是否開征的過程中,一位資歷較深的知名社會學家建議,開征物業稅應當從第5套房開始,因為我國城市中擁有4套房的家庭不在少數(一套房改房、一套集資房、一套商品房、一套外地度假房)。這樣的建議,能夠得到社會認可嗎?如果真的這樣開征物業稅,豈不是對物業稅的一種諷刺嗎?
說句實在話,從目前社會各界對于國家推進房產稅改革以及上海試點房產稅的爭議的多種跡象觀察,我最擔心的是房產稅在推進過程中難以擺脫類似經濟適用房的命運。眾所周知,國家實行經濟適用房制度,本來是為了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可在實施過程中完全被異化了。究其原因雖然非常復雜,但有一點幾乎是公開的,即從中央部委到省市縣政府機關,都不同程度存在違規建設分配經濟適用房的事實,本來是固化的特權思想腐敗行為毀掉了經濟適用房制度,最后卻將板子打在制度本身方面,導致目前經濟適用房這種既難落實又難廢除的尷尬局面。
必須承認,開征住房保有環節房產稅的實質,是不同社會階層的一次利益調整。在當下中國,即使按照報道中所稱上海人均70平方米以下免稅,被征收對象仍然是政府官員、壟斷行業高收入人員以及富人階層,而這些擁有多套房的階層,恰恰是公共政策制定者或決策者。從這個角度看,開征房產稅,無疑是自己制定政策影響自己利益,猶如自己拿刀革自己的命,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縱觀中國改革之30年歷史,凡是讓既得利益階層利益受損的改革,雖然社會呼聲強烈,但其結果或者無動于衷,或者很難推行:如公車改革、公款招待、廢除干部待遇終身制莫不是如此,至于分配制度改革、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等更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因此,公眾對房產稅也不可抱有太多期望。我想,決策部門如果真的要實施房產稅,有必要吸取經濟適用房制度的教訓,未雨綢繆,讓公眾參與和監督,使該制度更加公開和透明。
□李季平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