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必須規定相應的薪酬標準,不能讓亦官亦商的“蝙蝠”們坐收雙份紅利——這是最糟糕的激勵機制
4月11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國資委副主任邵寧表示,中央企業一把手主要負責人平均薪酬58萬(稅前),“我個人感覺是不高的!
以央企市值全球前三位而論,央企負責人薪酬并不高,不要說邵寧等官員認為不高,筆者也能認同這一結論。央企負責人薪酬并非不高,而是名義薪酬不高;即便名義薪酬不高,也不等于央企的薪酬體制合理。
央企負責人薪酬是否過高,只是衡量央企薪酬體系的一個指標,而不是全部指標。我們關注的是,央企負責人表面薪酬雖然不高,實際薪酬到底有多少,是否存在著薪酬黑洞?是否存在著薪酬不高而管理成本節節上升的現象?央企負責人薪酬不高,但央企正式員工薪酬絕不低,央企內部的管理體制層層疊疊,長官眾多,導致管理效率低下、薪酬成本居高不下。
央企高管名義收入節節上升。2002年推行國企高管年薪制以來,高管年薪和職工平均工資12比1的比例逐漸拉大。國資委數據披露,2004年至2007年,國資委監管下央企高管的平均年薪分別為35萬元、43萬元、47.8萬元和55萬元,年增長14%左右。
高管年薪的天花板早已經被突破,一些央企負責人的收入為月50萬以上。按照公布的年報,中海油、中集集團、寶鋼、中鋁年薪在100萬元以上,前兩位分別達到1204.7萬、684.64萬等。雖然這只是名義工資,但均打入公司成本。
不僅如此,一些公司管理人員眾多、國企人浮于事的通病顯現無遺。2008年中石油的員工總數約為106萬人,人均營業收入約為17萬美元;而埃克森美孚約為8萬名員工,人均創造營業收入約為553萬美元;也就是中石油32名員工的工作效率相當于埃克森美孚一名員工的工作效率。據筆者了解到的信息,一些壟斷國企資金多到無處可去,除了四處挖掘投資項目以外,不斷地以發放實物、購買商業保險、繳納公積金等方式,體現為高管或者職工的福利。
而一些央企激勵機制不明確,業績下降薪酬增加。典型的案例是南方航空。根據年報,南方航空2008年實現營業收入564.27億元,比2007年微增1.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29億元,而2007年公司實現了18.20億元凈利潤,同比大降365.33%。營業成本上升,而南方航空高管工資不降反增,大部分公司高管的薪酬較2007年都有一定上漲。航空公司近千名中級管理人員,全都需要不菲的薪酬供養。
不僅國資委管理的央企,國有金融機構存在同樣的薪酬弊端。按照財政部的規定:國有金融機構在清算2008年度高管人員薪酬時,按不高于2007年度薪酬90%的原則確定。在此基礎上,如果去年業績下降,高管人員薪酬將再下調10%。對于去年業績降幅較大的,高管人員薪酬降幅還應增加。但大部分上市公司均未達標,如浦發銀行等上市公司薪酬大增一倍以上。
對國企業績的考核過于寬松,國企擁有廉價的信貸、土地資源,稅負低于民企——在A股全部的1700多家上市公司中,具有國企性質的共992家,占比近6成,平均稅負僅為10%,這個數值人雖不算低,但同期民企的平均稅負更高,達到24%,高出國企14%。因此,國企在進行績效考核時,必須把成本考核在內,而不能以凈營收、凈利潤等進行大而化之的考核。很多國企官員的業績對不起自己的那份薪酬福利。
央企的薪酬激勵機制究竟應該如何制定?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坦言非常困惑,在不同國家里薪酬文化差異很大。例如美國企業高管與普通員工的薪酬差距上百倍,但在日韓的差距卻非常小,分別在20倍上下以及12、13倍左右。而在北歐的挪威,企業高管與企業內年資10年左右的員工薪酬差距,才僅僅4至5倍。
薪酬激勵機制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中國并非全部的市場經濟國家,國企也不是全盤的市場企業。
如果央企負責人是職業經理人、不享受官員待遇、央企不享受壟斷資源,理應按照科學的績效進行考核,如果每年能為投資者創造1億利潤,拿500萬的年薪并不算多;如果央企負責人不愿意舍棄亦官亦商的特殊身份,央企擁有壟斷紅利,則政府部門必須規定相應的薪酬標準,不能讓亦官亦商的“蝙蝠”們坐收雙份紅利——這是最糟糕的激勵機制。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