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最嚴“房政”成敗在執行
馬光遠
■ 議論風生
“新國四條”既精準打擊,又避免擾民,這是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有史以來,最動真格、最有力度、最具針對性的舉措。
在房價瘋狂、泡沫蔓延和恐慌性購買之風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的情況下,4月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政策措施。
仔細剖析四條措施(即“新國四條”)的具體內容,既精準打擊,又避免擾民,必須承認,這是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有史以來,最動真格、最有力度、最具針對性的舉措:
第一,差別化的信貸和稅收政策直指投機炒房等不合理的住房需求。特別是在信貸政策上,其嚴厲程度空前:一是對購買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貸款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二是“二套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三是繼續“累進”。這意味著,1998年房改以來,最嚴格的房貸政策終于出爐,去杠桿化的意圖極為明顯;而且,還不僅僅在此,其還授權地方政府可以采取臨時性措施,限制各種名目的炒房和投機性購房。
而在稅收政策上,考慮到立法的程序不同于銀行信貸,雖然沒有具體的措施,但政策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既通過差別化的稅收政策,引導個人住房消費、調節個人房產收益。
第二,增加土地總供應,實行差別化的土地政策,避免人為的制造土地稀缺的恐慌。根據4月15日國土資源部的全國住房供地計劃,其中中小套型商品房計劃供地總量80431公頃,超過去年全國實際住房用地總量。
第三,保障性住房大幅加碼。今年的“兩會”工作報告,提出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規模是200萬套,棚戶區改造是130萬套,“新國四條”則提出要在2010年完成建設保障性住房300萬套、改造各類棚戶區280萬套的計劃。
第四,市場監管也動真格。“新國四條”提出了包括限制新購置土地,暫停批準上市、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等處罰措施,市場監管走過場的形式化執法可謂得到有力的扭轉。
但不得不指出,任何一項政策,成功的關鍵在于是否真正的落實。中國房地產的調控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房價的瘋狂和累計的泡沫已經危及社會的穩定,堅決調控房價,我們沒有任何退路和僥幸的選擇,這是一場絕對不能輸也輸不起的戰爭,唯有破釜沉舟,方能峰回路轉,迎來房價的真正拐點。
□馬光遠(學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