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 “中國重商主義”論系列連載四
遺失的話語四:
美國的“新重商主義”值得關注
張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
事實上,時隔漢密爾頓“工業立國”219年后的今天,美國在經歷了以鄰為壑、自由貿易、公平貿易之后,又重新開始了“新重商主義”。“新重商主義”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美國貿易逆差的產生和不斷膨脹,在美國出現的一種在經濟上鼓吹政府干預貿易以追求貿易逆差的削減,在政治上利用貿易逆差作借口和貿易政策作武器,打壓貿易伙伴經濟增長和國際地位的一種思潮。這種政策后果是不衡量對外貿易對整個國家帶來的國民福利,只算計對外貿易對某些特殊利益集團造成的損失。這些特殊利益通過院外活動直接影響國會和政府的政治生態。
美國的“新重商主義”有兩次高潮,均與美國貿易逆差的變動軌跡一致。
第一次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主要矛頭指向當時美國貿易逆差的最大來源國日本。主要措施包括逼迫日元升值,制造貿易摩擦,施壓日本對美國開放市場,要求日本增加政府支出刺激國內需求,而“廣場協議”是其頂峰。但隨著日本經濟在上世紀90年代進入衰退而慢慢收斂。
第二次高潮始于20世紀的最后兩年,進入21世紀后逐步升級,主要矛頭指向對美貿易順差增長較快的中國。以施壓人民幣升值和濫用反傾銷武器為突出表現。在對外交涉中,其典型的說辭有二:
一是貿易逆差提高了美國的失業率。“新重商主義”的代表布坎南的分析結論稱美國的貿易逆差每增加100億美元,美國就會有2萬產業工人失業。通過對美國貿易逆差變動和失業率變動比較分析發現,從1994~2009年,美國貿易逆差持續擴大,與失業率并不具有統計學上的關系。而我們發現,在列入考察的30個年份里,無論從整體研究,還是從個案考察,30年間貿易逆差和失業率變動的相關系數僅有0.115,美國的貿易逆差增加與美國的就業狀況變動沒有必然的聯系。
二是不公平貿易是造成美國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在此思維的引導下,美國政府采取政治的、外交的和經濟的手段對貿易伙伴國的政策和市場施壓,打開美國商品的出口通道,特別是力圖通過匯率手段解決其貿易逆差問題。但是,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歐盟的數據并不支持這種結論。歐盟對外實行統一的經濟和貿易政策,且實行統一關稅。美國與歐盟的雙邊貿易整體上是逆差,對法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愛爾蘭、英國、奧地利、芬蘭、瑞典、匈牙利、捷克、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愛沙尼亞、馬耳地等國家也是逆差。但是,美國對與上述國家實行同一對外經貿政策的荷蘭、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波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塞浦路斯等國家卻是保持順差。
由此可見,美國的貿易逆差與貿易伙伴的貿易政策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主要取決于美國產業結構及其對應的競爭力結構。事實上美國的全球競爭力,近年來并沒有實質性變化。全美第三產業占比高達78%,美國的競爭力結構已由制造業轉向高新技術產品和服務貿易上,直接體現在美國的服務貿易從1976年開始一直呈現順差狀態。
反過來,倒是美國的許多歧視性貿易政策,限制了中國擴大從美國進口的努力,是產生美中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2007年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加強對出口中國的高科技產品管理的新規定,包括飛機及飛機零件、航空電子、慣性制度導航系統、激光、水底攝影機、推進器系統和個別電訊儀器等31類新增產品出口中國需向美國商務部申請許可。這些規定直接導致,中國進口的高科技產品,從2001年美國占18.3%,到2006年已降低至9.1%,而到了2008年美國僅占到7%。出口管制是美國冷戰時期出臺的一項政策,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美國繼續實施政策既嚴重影響了美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也是美國出現貿易逆差的罪魁禍首。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2009年第四季度,美國經濟戰略出現重大調整,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成為了主流思想。奧巴馬政府不斷向外界發出信號,說美國不會繼續當全球最后的消費國和進口國。最明確的表態來自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拉里·薩默斯。2009年8月22日,他說美國必須從消費型經濟轉為出口導向型經濟,必須從依賴金融活動轉向發展實業。2010年1月28日,奧巴馬在國會發表其任內首份國情咨文時承諾,要在5年內使美國的貨物出口量增長一倍。
美國經濟戰略的這一重大轉變,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從貨幣政策上看,美元謹慎貶值提升美國制造業出口競爭力;從產業政策上看,通過“綠色新政”和“智慧地球”,打造新型制造業,形成出口新增長點;從貿易政策上看,貿易保護措施將被頻繁動用。為此,薩默斯等甚至表示,中國將無法保持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因為美國打算向中國靠攏。世界經濟無法讓兩個最重要的經濟體,或者說一個半同時采取中國的增長模式。對此國策之變,西方主流經濟學家依然是選擇性失語。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才是真正關心中美貿易的人們所應該共同思考的問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