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
《中國經濟周刊》特約記者 馮迪凡 /哥本哈根報道
最后24小時發生了什么
從12月18日的黎明到傍晚再到深夜直至19日的黎明,全世界的目光一直聚焦在哥本哈根的貝拉中心,翹首期待著能從這里傳出令人激動的消息,為緊張的12天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此前,各種消息反饋,本次大會將以徹底失敗告終。
18日晚間,“最后的草案”在前方記者們手中流傳開來,幾乎每隔10分鐘就有一個最新的版本出爐。再加上各家非政府組織的政策分析師們在第一時間給媒體提供分析報告,到底哪一個才是官方的報告?“最后一分鐘的奇跡”真的會上演嗎?
經過徹夜談判,當地時間19日早晨8時許,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主席、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宣布,《哥本哈根協議》草案未獲通過,暫停會議,繼續進行商討。3個多小時之后,會場傳出消息:與會各國已達成共識,同意將《哥本哈根協議》列入“注意到”的文件。當地時間19日下午3時,在延長一天會期之后,喧囂一時的哥本哈根會議終于閉幕。
無論各方是否激辯“注意到(noted)”在聯合國法律文件中有何種意義,在最終的《哥本哈根協議》6頁紙上,沒有出現UNFCCC(《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任何標志。
然而事后各方對于《哥本哈根協議》的回應和注解,證實了會前的預測,即達成的協議可以留下足夠的空間,讓各國都可以回家交差。
“哥本哈根達成在未來一段時間就應對氣候變化形成有約束力的協議,等于把取得實質性成果的時間向后推遲了,未來的談判還會很艱難。”國際關系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丹麥文本”疑云
12月7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剛剛進入正式談判的第一天,一份充滿美國式語言的“丹麥文本(Danish Proposal)”就被“泄露”,在會場上像瘟疫一樣流傳。
記者看到的“丹麥文本”,與基礎四國(中國、印度、巴西、南非)擬向大會提交的談判文本的最大區別,在于對《京都議定書》的背棄,踩到了發展中國家的紅線。
在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互相出牌、測試底線的過程中,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在缺少信任和互相猜測中進行。
其中,還出現了一幕耐人尋味的插曲。在距離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結束還有36個小時的至關重要的時刻,大會主席、丹麥氣候與能源大臣康妮·赫澤高被替換,接替她的是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康妮則被任命為大會主席的特別代表,負責組織非正式磋商。康妮在隨后的官方聲明中稱:“由于有115個國家元首參與此次的峰會,因此,由丹麥首相擔任大會主席一職更為合適。”
臨陣換帥,輿論一時嘩然,氣候組織中國政策與研究項目總監喻捷告訴記者,這是“康妮路線”的失敗,也就是“親發展中國家一派”的失敗。
國家元首現場“發飆”
這次峰會,美國官員的工作形成了“三步走”范式:走下飛機,召開新聞發布會,杯葛中國。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抵達后,就將大會拖入一個邏輯怪圈:宣布美國將和其他發達國家一起,在2020年前每年為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1000億美元,“但除非這個最終協議有某種透明度上的承諾,否則沒得談。”
這種邏輯直接導致了77國集團內部分裂。代表“77國集團+中國”的蘇丹外交官盧蒙巴·迪-亞平就對記者表示,某些小國被西方的允諾引誘過去了。
由于前述種種原因,各國元首18日面對的是一個原生態文本,之前兩天的高級別非正式磋商也無具體成果。
在18日的晚上8時左右,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就“發飆”第一個離開了哥本哈根,根據其身邊的文官發言人介紹,總統的原話是“竟然不僅需要我寫草案,還需要我改草案。”
與此同時,奧巴馬在18日的結束階段會議上的一舉一動與言行,都激怒了在場的一些國家領導人:奧巴馬始終沒有同其他國家領導人一起坐在臺下,而是直接從側面上臺下臺。更有分析人士批評奧巴馬在演講中,毫不掩飾地表示出“跟我走陽光大道,不跟我走死路一條”的姿態。而這種態度則提前宣布了哥本哈根協議的無果而終。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