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新能源振興規劃即將出臺 > 正文
日前,關于使用LPG影響廣州大氣環境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此事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代表不同立場的政府和專業人士展開了激烈碰撞,一邊是力挺,一邊是力倒,從地方爭到國家層面,各自堅持LPG的功與過。
LPG在公交領域遭遇的尷尬,正是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普及前一次很好的社會實驗。相對汽油、柴油等傳統燃料,LPG被認為是碳排放量更低,更經濟,是國家重點推廣的重要替代清潔能源之一。但是理論上的正面形象,在實際的城市應用中,卻受到了輿論上的挫折。顯然,替代能源的絕對不是簡單的化學問題,而涉及到更深層的技術和利益的問題。
其實專家都不得不承認,維護得當與否對尾氣排放影響重大,如果維護不當,后處理裝置失效,清潔能源車也可能變得不環保。既然連政府規定集中統一使用的公交車用起來都有著天壤之別。那么來自千家萬戶的私家車如果也被要求用上了所謂替代能源,后果必然也是因人而異的。以為清潔能源就一定能挽救城市空氣,確實有懸念。
如今幾乎所有中國整車企業都加入到新能源汽車的陣營,一批批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正緊鑼密鼓地加快著各自上市的步伐。但是說到底,這三類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仍然掌握在發達國家手里。但是在新能源概念刺激下,政府要凸顯政績,各大車企也響應號召推出新能源汽車,以此獲得地方政府補貼。
如此應景出來的新能源汽車究竟能有多環保、多節油、多經濟,標準在哪里,成本有多高,都令人擔心。況且在頭腦發熱的狀況下,科學論證為形象工程服務,最后很容易就招致類似廣州LPG的尷尬,搞到水洗都不清。
新能源的核心問題更在于利益導向上。公交企業的抵制其實不是來源于環保與否,關鍵在于沒有自主選擇權,企業入不敷出。有壓迫就有反彈,LPG成了發泄口。如果政府在推行新能源的同時,沒有真正的資金和政策支持,這個形象是很難撐下去的。如果放在刺激私人轎車消費上,新能源形象也會像紙老虎一樣不堪一擊。
因此如果政府要支持新能源車的推廣,第一還是要從起點到終點,搞清楚新能源的概念,這個替代能源能不能將節能和環保貫徹始終;第二更重要,那就是市場要不要,而不是市長要不要。畢竟控制污染是政府的事情,但是選什么車應該是車主自己的事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